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瓣心香

一瓣心香

唐.韩偓《仙山》诗:“一炷心香洞府开,偃松皱涩半莓苔。水清无底山如削,始有仙人骑鹤来。”

心香,佛教谓中心虔诚,能感通佛道,如同焚香礼佛。一瓣,犹一炷。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,烧至第三炷香时,常说将这一瓣香敬献某某法师。后来对老师也称将瓣香敬为某某人。后因用“一瓣香”、“一瓣心香”表示崇敬。

宋.陈师道《观兗文忠家六一堂图书》诗:“向来一瓣香,敬为曾南丰(曾巩)。”曾巩是陈师道的老师,陈故以“一瓣香”表示尊敬与祝福。鲁迅《伪自由书.后记》引《申报》副刊《自由谈》编辑起事:“编者谨掬一瓣心香,吁请海内文豪,从兹多谈风月,少发牢骚。”


偏正 心香,谓衷心精诚,能感通神佛,同焚香一样。何其芳《诸葛亮祠》:“~来进谒,怜他贬损枉纷纷。”△常用于心情虔诚。→诚心诚意 ↔三心二意。也作“一炷心香”。


【词语一瓣心香】  成语:一瓣心香汉语词典:一瓣心香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皓

    同“商山四皓”。唐骆宾王《秋日山行简梁大官》诗:“不如从四皓,丘中鸣一弦。”唐张说《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》诗之二:“至乐三灵会,深仁四皓归。”【词语四皓】   汉语大词典:四皓

  • 素臣

    源见“素王”。又晋杜预《〈春秋经传集解〉序》:“说者以为仲尼自卫反鲁,修《春秋》,立素王,丘明为素臣。”因左丘明为《春秋》作《传》,阐《春秋》之法,明素王之道而称其为素臣。后泛称为儒家经典作注疏的经学

  • 梦蚁

    同“槐根蚁”。金元好问《密国公璹得友人书诗》:“冷官领取闲中趣,远胜区区梦蚁忙。”

  • 椽笔

    源见“大笔如椽”。指大手笔,称誉他人文才出众。宋王安石《英宗皇帝挽辞》之一:“谁当授椽笔,论德在琼瑶。”金刘迎《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》诗之一:“妙年椽笔赋《长杨》,一日名声满四方。”“椽”( chuán

  • 流水弦

    同“流水琴”。唐骆宾王《上梁明府启》:“岂惟成风之斫,妙思通神;流水之弦,清音入听。”

  • 盗妾昆仑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九四载唐裴铏《传奇.昆仑奴》载:有昆仑奴名磨勒者,曾背负崔生,逾十重垣,与情人红绡妓相会,并帮助他们出奔。后因以“盗妾昆仑”喻指热心促成他人婚事者。清李渔《意中缘.奸囮》:“又不要我做

  • 刘琨听鸡

    同“刘琨舞剑”。元 汪元亨《朝天子.归隐》曲:“叹苏卿牧羝,笑刘琨听鸡。”

  • 开口笑

    《庄子.盗跖》:“(跖谓孔丘曰)人上寿百岁,中寿八十,下寿六十,除病瘦死丧忧患,其中开口而笑者,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。”柳下跖告诉孔丘说,人生在世,应该懂得通达人情世道,譬如目欲视色,耳欲听声,口

  • 妻不下纴

    参见:不下机

  • 吕母仇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十三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海曲有吕母,其子为县吏,犯小罪,县宰杀之。吕母家素丰赀产,乃益酿醇酒,少年来沽者,贳(音shì,赊欠)之;视其乏者,辄假衣装。少年欲相与偿之,吕母垂泣曰:‘县宰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