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得要领

不得要领

要(yāo腰):古“腰”字。领:衣领。原意指旧时长衣提起衣腰和衣领,衣襟和衣袖自然平贴。此典指张骞(qiān千)出使月氏(YuèZhī越枝,也作“月氐”、“月支”,我国古代北方西部民族。秦、汉之际,游牧在今甘肃敦煌、祁连间)联络,得不到明确答复。后以此典比喻没有抓住事物的要旨和关键。张骞(?——前114年),汉中成固(今陕西成固)人。汉武帝从投降汉朝之匈奴(北方游牧民族,经常南下掠扰)人那里获得消息,在天山(今新疆天山山脉)南有个月氏国家,曾被匈奴击败,时刻想报仇雪恨。汉武帝想联络月氏,夹击匈奴,便在建元二年(前139年)派张骞出使月氏。但从西汉到月氏,必须途经匈奴境地,张骞及随行人员在经过时被匈奴扣留达十三年之久。后来张骞逃出,辗转去找月氏。这时,大月氏王早已被匈奴所杀,月氏人共立太子为王,已征服大夏国(今中亚阿姆河以南至阿富汗境内)而住下来。那里土地肥沃宽广,很少外来侵略,人们意在安居乐业,又自认为远离汉朝,简直没有联合汉朝去报复匈奴之想法。张骞从月氏来到大夏,终究得不到月氏明确答复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23《大宛列传》3158页:“大月氏王已为胡(我国古代对北方匈奴游牧民族之泛称)所杀,立其太子为王,既臣(征服)大夏而居,地肥饶,少寇(kòu扣,外来侵略),志安乐,又自以远(yuàn院,疏远)汉,殊无报胡之心。骞从月氏至大夏,竟不能得月氏要领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黄宗羲《南雷文定前集·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〈八家书〉》:“鹿门八家之选,其指大略本之荆川、道思,然其圈点勾抹,多不得要领。” 鲁迅《致台静农》:“瞿氏之文,其弊在欲夸博,滥引古书,使其文浩浩洋洋,而无裁择,结果为不得要领。” 叶圣陶《遗腹子》:“医生的话殊不得要领。”


述宾 没有签订盟约或达成协议。语本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骞从月氏至大夏,竟不能得月氏要领。”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:“要领,要契也。”《金史·韩昉传》:“累使要约,皆~。”△多用于订约方面。


【词语不得要领】  成语:不得要领汉语词典:不得要领

猜你喜欢

  • 短狐射人

    同“含沙射影”。清归庄《卜居》诗之十二:“吾欲向南徼,短狐射人衣。”

  • 冯驩券

    源见“冯谖市义”。借指债券,契约。明许自昌《水浒记.约婚》:“他怎敢妄思量焚那冯驩券。”【词语冯驩券】   汉语大词典:冯驩券

  • 赤眉立盆子

    《后汉书.刘盆子传》:东汉建武元年,赤眉军方阳劝樊崇:“不如立宗室,挟义诛伐。”“崇等以为然……前及郑,乃相与议曰:‘今迫近长安……当求刘氏共尊立之。’六月,遂立盆子为帝,自号建世元年。”“盆子时年十

  • 锥指

    语出《庄子.秋水》篇。说战国时诡辩家公孙龙不懂庄子思想。并诡刺公孙龙“是直用管窥天,用锥指地也,不亦小乎?”大意是:这简直是用管去窥测天,用锥去钻地一样。上句喻公孙龙不知庄子思想的博大,下句喻其莫测庄

  • 陬隅句

    源见“蛮语参军”。借指蛮语。宋陆游《久客书怀》诗:“欸乃声饶楚,陬隅句带蛮。”【词语陬隅句】   汉语大词典:陬隅句

  • 燕颔儒生

    同“燕颔书生”。唐钱起《送傅管记赴蜀军》诗:“终童之死谁继出?燕颔儒生今俊逸。”【词语燕颔儒生】  成语:燕颔儒生汉语大词典:燕颔儒生

  • 放麛者

    同“放麑翁”。麛,幼鹿。唐孟郊《子庆诗》:“我欲拣其养,放麛者是谁?”

  • 钓玉

    同“钓璜”。唐沈佺期《钓竿篇》:“钓玉君徒尚,征金我未贤。”宋司马光《祁国正献公挽歌》:“钓玉吴台旧,诛茅梁苑新。”【词语钓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钓玉

  • 东方星

    《诗.谷风.大东》:“东有启明,西有长庚。”后因以“东方星”指启明星,即金星。唐韩愈《醉后》诗:“煌煌东方星,奈此众客醉。”【词语东方星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方星

  • 百二秦关

    形容秦国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田肯向汉高祖刘邦献策说:“秦国,是地势优越险固之国家,凭借着黄河、高山的险要,易守难攻,与其他国家势如悬隔千里,同是一百万军队,在秦国就相当二百万军队使用。”后以此典指函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