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自量力

不自量力

比喻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,不识时务。公元前712年,息、郑两国发生争执,息侯悍然出兵伐郑,郑庄公在边境上与其开战,将息国军队打得大败而逃。当时有识见的人士,由此看出息国是一个快要灭亡的国家。他们认为息国犯了不自量力等五大错误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郑、息有违言,息侯伐郑,郑伯与战于竟,息师大败而还。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。‘不度德,不量力,不亲亲,不征辞,不察有罪。犯五不韪而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。” 唐·韩愈《悼张籍》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 宋·范仲淹《上吕相公书》:“是则系国家之安危,生民之性命,某岂可不自量力。”


偏正 不考虑自己的能力,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。语本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。”丰子恺《记音乐研究会中所见之一》:“我当时听了这位医科老学生的自白,在心中窃笑他的~。”△含贬义。用于描写过高地估计自己。→蚍蜉撼树↔量力而行。也作“自不量力”。


解释量:估计,估量。指自己不能客观地估量自己的能力。后常用来表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。

出处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。”

郑国和息国都是春秋时期两个地盘不大的诸侯国,但是郑国国君郑庄公励精图治,国力强盛。同时,郑国又是周王室东迁的主要依靠力量。因此,郑国内政外交都很成功,几乎可以认为是春秋早年的霸主。而息国国小力弱,不可与郑国同日而语。有一次,郑、息两国因言语不合而失和,息侯竟然主动攻打郑国。郑庄公于是同息侯在郑国边境交战,息侯大败而归。有识之士由此判断,息国将要灭亡。他们认为:“息国不考虑郑庄公的威德,不估量自己的实力,不亲近自己的同姓宗族,不明辨是非,不考察曲直,犯了这五条错误,还要去攻打别人。息国将要丧失掉自己的军队,不是很正常吗?”

近义螳臂当车

反义量力而行

例句

某些国家和分裂势力想就西藏、新疆问题向中国挑衅,简直是不自量力。


【词语不自量力】  成语:不自量力汉语词典:不自量力

猜你喜欢

  • 截趾适履

    犹“削足适履”。截去脚趾以适合鞋的大小,喻勉强凑合,或无原则迁就。《后汉书.荀爽传》:“后世之人,好福不务其本,恶祸不易其轨。截趾适履,孰云其愚?”参见“削足适履”条。连动 截断脚趾去适应鞋子大小。比

  • 重席谈经

    源见“谈经夺席”。谓在讲坛上多次夺得席位谈经论道。称誉人学识渊博,胜人一筹。清俞樾《驻云飞》曲:“博雅淹通,重席谈经戴侍中。”

  • 入不支出

    见“入不敷出”。宋·朱熹《行宫便殿奏札三》:“本路土瘠民贫……入少出多,往往例于常赋之外,多收加耗,重折价钱,尚且~,公私俱困。”【词语入不支出】  成语:入不支出汉语大词典:入不支出

  • 骂坐灌将军

    同“骂坐灌夫”。宋苏轼《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以诗见寄因和》之一:“颇忆呼卢袁彦道,难邀骂坐灌将军。”

  • 废蓼莪诗

    源见“蓼莪废讲”。谓伤悼亡故的父母。明李东阳《徐用和御史墓山八咏.茅屋时思》:“极德难忘寸草私,多愁长废《蓼莪》诗。”

  • 珠回合浦

    同“合浦珠还”。明 王錂《春芜记.闺语》:“看珠回合浦还重并,更得一枝梅信。”

  • 鸡坊拍衮

    唐.陈鸿《东城老父传》:“玄宗在藩邸时,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;及即位,治鸡坊于两宫间,索长安雄鸡金毫、铁距、高冠、昂尾千数养于鸡坊,选六军小儿五百人,使驯扰教饲之。”(《太平广记》四八五)鸡坊,即养鸡场

  • 班姬饮恨

    《汉书》卷九十七下《外戚传下.孝成班婕妤传》:“孝成班婕妤,帝初即位选入后宫。始为少使,俄而大幸,为婕妤,居增成舍。”“鸿嘉三年,赵飞燕谮告许皇后,班婕妤挟媚道。祝诅后宫,詈及主上。许皇后坐废。……赵

  • 尝禘

    《国语.鲁语上》:“先臣惠伯以命于司里,尝、禘、蒸、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。”韦昭注:“秋祭曰尝,夏祭曰禘,冬祭曰蒸,春祭曰享。”后因以“尝禘”泛指祭祀。宋苏辙《西掖告词.李清臣三代妻》:“珪璋之行著于

  • 姑射冰肌

    源见“姑射”。形容女子肌肤白皙。元张可久《满庭芳.歌者素娟》曲:“铅华尽洗,南州琼树,姑射冰肌,樱桃 樊氏名相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