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东窗事发

东窗事发

元.张昱《张光弼诗集》卷三《咏何立事序》注:“宋押衙官何立,秦太师差往东南第一峰,恍惚间引至阴司,见太师对岳飞事,令归告夫人:‘东窗事犯矣。’复命:‘后即弃官,学道蜕骨。’今在苏州玄妙观为蓑衣仙。”此事又见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四。

传说秦桧在杀害岳飞前,曾与妻王氏在东窗下定计。桧死后,在地狱受苦,王氏作水陆道场以超度亡灵。道士说桧在阴曹受审,桧还对道士说:“可烦传语夫人,东窗事发矣!”后“东窗事发”泛指阴谋败露,将被惩治。

明.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五五出:“一到阴司……只对七八寸长指彄儿,轻轻把那撇道儿揢,长舌揸。〔末〕为甚?〔旦〕听的是东窗事发。”


主谓 指阴谋败露。明·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4载,传说秦桧曾同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杀害忠臣岳飞。桧死后,王氏叫道士招魂,看见秦桧在阴司受审。桧对道士说:“可烦传语夫人,东窗事发矣。”《再生缘》57回:“闻圣谕,怦一惊,依稀霹雳打头顶,~难收拾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阴谋方面。→露出马脚 走漏天机 泄漏天机 ↔秘而不宣 事以密成 天机不可泄漏。也作“东窗事犯”。


事情密谋而败露谓之 “东窗事发”。

密事被揭发、被发现,同 “东窗”有什么关联呢?

明·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四记载,宋、元民间传说,秦桧要想加害岳飞父子,曾在自家东窗下同其妻王氏密谋计议。有天秦桧泛舟西湖,突然疾病发作。神思恍惚中只见一人披头散发,厉声向他喝道: “你祸国殃民,我已经告知上天,请你下地狱去!”果然,秦桧不久就死了,在地狱里受尽了诸般痛苦。他的妻子王氏请道士为他做道场,以求减轻其苦,并派道士去阴间探望他。他对道士说:“麻烦你给我妻子带个话,就说 ‘东窗事发’了啊! ”后遂以此语表示事情败露之意。亦含有阴谋败露、自食其果之意。

岳飞遇害后,杭州西湖岳坟前,秦桧夫妇与另一奸臣万俟卨( Mò qí xiè) 夫妇铸为铁人双双跪在岳坟前。后人有联语道: 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奸。”( 佞 nìnɡ,巧言献媚于人)


【词语东窗事发】  成语:东窗事发汉语词典:东窗事发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暴十寒

    暴(Pù),晒太阳。一暴十寒,原指晒一天,冻十天,植物便不能生长。后以比喻学习、工作没有恒心,努力少、荒废多。孟子说,不要对王的不聪明感到奇怪吧。培养人和培养植物一样,哪怕是天下容易生长的植物,你让他

  • 鸿鹄将至

    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使弈秋诲二人弈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后因以“鸿鹄将至”比喻心思旁骛,另求所得。宋陈亮《谢安比王导论

  • 易于反掌

    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以齐王(音wàng),由(犹)反手也。”赵岐注:“以齐国之大,而行王道,其易若反手耳。”容易得像翻一下手掌。后因以“易于反掌”用为比喻事情极容易办的典故。清.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

  • 两疏

    同“二疏”。宋苏轼《次韵李端叔送翟安常兼寄子由》诗:“白发归心凭说与,古来谁似两疏贤?”【词语两疏】   汉语大词典:两疏

  • 苏鬼

    《战国策.楚策三》:“苏秦之楚,三日乃得见乎王。谈卒,辞而行。楚王曰:‘寡人闻先生,若闻古人。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,曾不肯留,愿闻其说’。对曰:‘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

  • 石饮羽

    源见“射石饮羽”。形容勇猛善射。南朝 梁徐悱《白马篇》:“雄名盛李 霍,壮气勇彭 韩。能令石饮羽,复使发冲冠。”

  • 鸿断鱼沉

    源见“雁足书”、“鱼传尺素”。形容书信断绝,音信全无。宋张孝祥《浪淘沙》词:“清兴满山阴,鸿断鱼沉,一书何啻值千金?”【词语鸿断鱼沉】  成语:鸿断鱼沉汉语大词典:鸿断鱼沉

  • 桑土之谋

    源见“未雨绸缪”。喻防患于未然的谋划。《明史.赵世卿传》:“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,有事则议金汤之策。”见“桑土绸缪”。《明史·赵世卿传》:“古者国家无事则预~,有事则议金汤之策。”【词语桑土之谋】

  • 拗项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六五引唐卢言《卢氏杂说.郑馀庆》:“郑馀庆,清俭有重德。一日,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……馀庆呼左右曰:‘处分厨家,烂蒸去毛,莫拗折项。’诸人相顾,以为必蒸鹅鸭之类。逡巡,舁台盘出,酱醋亦极

  • 门庭若市

    形容来者之多,就象集市一样。战国时期,齐威王的一个臣子邹忌身体修长健美。有一天,他穿上华丽的朝服对镜自照,问他的妻子,我和城北徐公相比,谁更漂亮?他的妻子回答道,您最漂亮,徐公长得怎能比得上您呢。徐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