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偷梁换柱

偷梁换柱

比喻玩弄手法,暗中以假冒真,或偷换事物的内容。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七回:“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,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,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,真真可怜可叹!”这里的“偷梁换柱”指王熙凤乘宝玉神志不清之时,以宝钗冒充黛玉,与宝玉成婚。


连动 原形容力大无比,后用以喻暗中玩弄手法改换事物的内容或性质。《红楼梦》97回:“偏偏凤姐想出一条~之计,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,竟未能少尽姐妹之情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行为方面。→偷天换日 ↔真实无妄。也作“抽梁换柱”。


解释偷:暗中。梁、柱:古代排列战阵的术语,战阵的前后部位为梁,中央部位为柱,梁、柱部位安排的都是最精锐的士卒。本指暗中抽走盟军最精锐的部队而换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,最终趁机控制、吞并盟军。后用来比喻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。

出处《三十六计·并战计》第二十五计:“偷梁换柱:频更其阵,抽其劲旅,待其自败,而后乘之。曳其轮也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七回:“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,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。”

《三十六计》中的“并战计”主要讲在军阀混战的状态下,军阀之间时而结盟为友、时而为敌,自己一方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,化盟军之力为己力。“偷梁换柱”之计的要诀就是,要频繁变动盟军的战略部署,抽调他最精锐的部队,等待他自己溃败,然后趁机吞并他的部队和地盘。这就像行车的时候拽住车轮不让前进一样。

红楼梦》第九十七回中讲,林黛玉的丫环紫鹃见黛玉病发,而贾府上下正忙着张罗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礼,没人可以帮忙,于是求助于大观园内孀居的李纨。李纨在赶往黛玉住处的路上,心里非常难受,大家姐妹一场,更兼黛玉容貌、才情无双,不想她年级小小,就要命归黄泉。更让人心酸的是,偏在这个时候,王熙凤想出了让宝钗冒充黛玉和宝玉结婚的计策,来替宝玉冲喜。因为贾母、王熙凤等人不让大家给黛玉透露宝玉结婚的消息,所以自己也不好到黛玉的住处,使自己在黛玉临终前也不能略尽姊妹之间的情谊,真是可怜可叹。

例句

他耍了一个偷梁换柱的花招,把大家都骗了。


【词语偷梁换柱】  成语:偷梁换柱汉语词典:偷梁换柱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玉化烟

    晋干宝《搜神记》载:春秋时,吴王夫差小女紫玉,年十八,悦童子韩重,欲嫁而为父所阻,气结而死。重游学归,吊紫玉墓。玉形现,赠重明珠。玉托梦于王,夫人闻而抱之,玉如烟而没。后遂以“紫玉化烟”为女子多情早逝

  • 食为民天

    源见“食天”。谓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涉务》:“夫食为民天,民非食不生矣,三日不粒,父子不能相存。”主谓 粮食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天老爷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涉务》

  • 衣马

    同“衣马轻肥”。唐王建《酬赵侍御》诗:“别来衣马从胜旧,争向边尘满白头。”【词语衣马】   汉语大词典:衣马

  • 有实事求是之意,无哗众取宠之心

    实事求是:对待和处理问题,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,不夸大,不缩小。哗众取宠:用言论和行动迎合众人,以博取众人的赞扬和支持。 常指学习、写作、说话、办事态度诚恳老实。语出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在马

  • 神羞

    《尚书.周书.武成》:“唯尔有神,尚克相予,以济兆民,无作神羞。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,无为神羞辱。”《尚书》中有盼望天神能助民渡过一切灾难,保佑民众,千万不要羞对苍生。后遂用为祈天

  • 朽木之才

    源见“朽木不可雕”。指不堪造就的无用之材。元无名氏《认金梳》三折:“量你何足道哉,斗筲之器,粪土之墙,朽木之才,精狗儿之人。”偏正 像腐烂木头一样的才能。比喻人不堪造就或没有才能。元·无名氏《认金梳》

  • 身非吾有

    《庄子.知北游》:“舜(姚姓,有虞氏,名重华,史称虞舜,尧去世后继位。他是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。)问乎丞(古代官名,多作为佐助官的称呼。)曰:‘道(古代唯心论常以‘道’指宇宙的精神的

  • 锦帐郎

    《后汉书.钟离意传》附《药松传》注:“蔡质《汉官仪》曰:‘尚书郎入直台中,官供新青缣白绫被,昼夜更宿,帷帐画,通中枕,卧旃蓐,冬夜随时改易。’”汉时典制,凡尚书郎入直,官供新锦被、帷帐、枕等。后遂用为

  • 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

    宁可相信它有,不可相信它没有。 表示立足于“有”,做好准备,以防意外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盆儿鬼》楔子:“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孩儿去意已决。”《水浒全传》六一回:“卢俊义道:‘

  • 迩无异言,远无异望

    迩:近。异言:指不同意见。异望:指不同企图。 远近都无不同意见。 表示深得人心。语出晋.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主晋祀者,非陛下而谁?是以迩无异言,远无异望。”南齐.王俭《褚渊碑文》:“虽秩轻于衮司,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