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剑赠津父

剑赠津父

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子胥入船,渔父知其意也,乃渡之千浔之津。子胥既渡,渔父乃视之其有饥色,乃谓曰:‘子俟我此树下,为子取饷。……二人饮食毕,欲去,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:‘此吾前君之剑,中有七星,价值百金,以此相答。’渔父曰:‘吾闻楚之法令,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,爵执玉,岂图取百金之剑乎?’遂辞不受。谓子胥曰:‘子急去勿留,且为楚所得。’子胥曰:‘请丈人姓字?’渔父曰:‘今日凶凶,两贼相逢,吾所谓渡楚贼也。两贼相得,得形于默,何用姓字为?子为芦中人,吾为渔丈人,富贵莫相忘也。’子胥曰:‘诺。’既去,试渔父曰:‘掩子之盎浆,无令其露。’渔父诺。子胥行数步,顾视,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。”

伍子胥在逃离楚国追捕的途中,在江边遇到一个渔父用渡船帮他渡江,又饷以饭食。伍子胥为报答渔父的恩情,欲把七星剑赠给他,受到拒绝。又为了解除伍子胥疑虑自己向楚军告诉其行踪,便投江而死。后因用为知恩图报的典故。

元.冯子振〔正宫.鹦鹉曲〕:“逃吴辞楚无家住,解宝剑赠津父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踣鹿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晋踣之。”后因以“踣鹿”比喻得到别人帮助或援助他人。清林则徐《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》:“而且用诸国以并拒?夷,则有如踣鹿;若因?夷而并绝

  • 张良烧栈

    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汉元年正月,沛公为汉王,王巴蜀。汉王赐良金百溢(通镒),珠二斗,良具以献项伯。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,使请汉中地。项王乃许之,遂得汉中地。汉王之国,良送至褒中,遣良归韩。良因说汉王

  • 全牛

    源见“庖丁解牛”。完整的牛。喻技术熟练,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唐 窦臮《述书赋》:“谢氏三昆,尚草特峻,犹注飞涧之瀑溜,投全牛之虚刀。”《丹铅续录.半豹》引唐李商隐四六启:“学殊半豹,艺愧全牛。”【词语

  • 张郎走马

    源见“走马章台”。本指张敞走马章台。亦指少年策马游乐。明陈子龙《春游》诗之四:“已移卓女当垆后,便逐张郎走马归。”

  • 一馈十起

    同“一馈七起”。晋常璩《华阳国志.公孙述刘二牧志》:“古人一馈十起,辄沐挥洗,良有以也。”其他 馈,吃饭。形容事务繁忙。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当此之时,(禹)一馈而十起,一沐而三捉发,以劳天下之民。”

  • 离魂倩

    同“离魂倩女”。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托鲍谋钗》:“月溶溶罩住离魂倩,坠钗横处,相寻特地逢迎。”

  • 破卵倾巢

    源见“巢倾卵破”。喻满门抄斩,斩草除根。宋张孝祥《汤右相》:“斯文衡鉴,收雕虫篆刻之微;群枉织罗,救破卵倾巢之酷。”明陈与郊《义犬记》三折:“却原来分属师生,曾受深恩也。破卵倾巢太不仁。”并列 破裂鸟

  • 梦楹

    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‘……予畴昔之夜,梦坐奠于两楹之间,夫明王不兴,而天下其谁能宗予,予殆将死也。’盖寝疾七日而没。”畴昔,前日,往日。寝疾,卧病。孔子临终前数日,梦奠于两楹之间,预知将死,后果七日而

  • 飞凫令尹

    同“飞舄王乔”。宋晁补之《蓦山溪.谯园饮酒为守令作》词之二:“飞凫令尹,才调更翩翩,休吊古,枉伤神,有兴来同醉。”

  • 另楚寒巫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谓夫妇或情人分居两地,孤单寂寞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偕计》:“孤帏冷簟,难辞白发于北堂;另楚寒巫,更撇红颜于别闼。”并列 另,孤,单。楚,楚怀王。寒,冷清。巫,巫山神女。战国楚·宋玉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