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证父”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序传》:“至若盛矜于己,而厚辱其先,此何异证父攘羊、学子名母。”【词语证父攘羊】 成语:证父攘羊汉语大词典:证父攘羊
乘(shèng胜):古代称四匹马拉大车一辆为一乘。此典指魏惠王对齐威王说:魏国有能够象光明照亮大车行路之宝珠。后以此典比喻稀有之物。 魏惠王(前400年——前319年),名(yīng英),战国时魏国君
同“饥曼倩”。明徐渭《约观水阁往迟遂虚冯太常饭》诗:“何从一饱饥方朔,自买鱼虾入醉乡。”
源见“漱石枕流”。谓江湖隐者清净之耳。宋陆游《幽居示客》诗:“聊将枕流耳,静听属私蛙。”【词语枕流耳】 汉语大词典:枕流耳
同“杏坛”。唐王建《送司空神童》诗:“杏花坛上授书时,不废中庭趁蝶飞。暗写五经收部秩,初年七岁著衫衣。”【词语杏花坛】 汉语大词典:杏花坛
同“白衣送酒”。唐刘长卿《九日登李明府北楼》诗:“无劳白衣酒,陶令自相携。”亦指白衣人所送之酒。清 丘逢甲《梅农赠诗推奉过常长句答之》:“欲邀君赏东篱花,惜少柴桑白衣酒。”【词语白衣酒】 汉语大词
遐:远。弃:抛弃。 没有疏远遗弃我。 常用作庆幸自己不被别人疏远排斥之辞。语出《诗.周南.汝坟》:“遵彼汝坟,伐其条肄。既见君子,不我遐弃。”孔颖达疏:“不我遐弃,犹云不遐弃我。古之人语多倒,诗之
《韩非子.十过》载:春秋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,任用竖刁,专权乱政。桓公死,诸子争立,陈尸三月不收,尸虫流出户外。后因以“虫流”为死不得葬的典故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名实》:“或虫流而莫敛,或逆窜于申亥,或擢
形容写作诗文精益求精,反复推敲,功夫很深。唐代皮日休《刘枣强碑》:“自李太白百岁,有是业者,雕金篆玉,牢奇笼怪。百锻为字,千炼成句,虽不在躅太白,亦后来之佳作也。”躅( ㄓㄨㄛˊ zhuó 浊):
《汉书》卷六十二《司马迁传》:“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仆窃不逊,近自托于无能之词,网罗天下放失旧闻,考之行事,稽其成败兴坏之理,凡百三十篇,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“述作”即著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