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

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

史记.商君列传》载:商鞅变法维新,相秦十年,引起了秦王朝宗室贵戚的怨恨反对。一次,赵良来见商鞅,“赵良曰:‘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掖(同腋,指狐腋下之皮);千人之诺诺(顺从意志连声答应),不如一士之谔谔(直言争辩的样子)。武王谔谔(此指广开言路,倾听意见)以昌,殷纣墨墨(同默默,此指高压统治,取缔言论自由)以亡。君若不非武王乎,则仆(赵良自称)请终日正言而无诛(责备,责罚),可乎?’”

稍早于司马迁的韩婴在《韩诗外传》卷七第八章中有这样的记述:“赵简子有臣曰周舍,立于门下三日三夜。简子使人问之,曰:‘子欲见寡人何事?’周舍对曰:‘愿为谔谔之臣,墨笔操牍,从君之后,司君之过而书之,日有记也,月有成也,岁有效也。’简子居则与之居,出则与之出。居无几何,而周舍死。简子如丧子。后与诸大夫饮于洪波之台,酒酣,简子涕泣。诸大夫皆出走,曰:‘臣有罪而不自知也。’简子曰:‘大夫皆无罪。昔者吾友周舍有言,曰:“千羊之皮不若一狐之腋,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谔谔。昔者商纣默默而亡,武王谔谔而昌。”今自周舍之死,吾未尝闻吾过也。吾亡无日矣。是以寡人泣也。’”此事又见汉.刘向《新序.杂事一》。

赵良的意思是说,统治者倾听大臣反映意见的重要,而臣下能直言敢谏则是极可贵的。

南朝陈.徐陵《在北齐与杨仆射书》:“而朝中大议,未曾矜论;清禁嘉谋,安能相及。谔谔非周舍,容容类胡广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掉书袋

    北宋.马令撰《南唐书.彭利用传》:“(利用)对家人稚子、下逮奴隶,言必据书史,断章破句,以代常谈,俗谓之掉书袋。”“掉书袋”常用以讥讽人卖弄渊博,不看场合,一味引经据典,迂腐不堪的行为。宋.刘克庄《后

  • 贰师将军

    贰师:西汉时西域大宛(yuān冤)国(在今独联体中亚费尔干纳盆地)的城名(故址在今吉尔吉斯西南部马尔哈马特)。贰师将军,指西汉将领李广利。汉武帝时,西域大宛国产有骏马,藏在贰师城内,不肯献给汉朝皇帝。

  • 拥彗先驱

    彗(huì惠):扫帚。此典指燕昭王拿着扫帚在前面清扫道路,礼待邹衍。后以此典比喻国君礼贤下士。邹衍(约前305年——前240年),齐国(都临淄,今山东淄博东北)人。阴阳家的代表人物。提出“五德终始”,

  • 阮孚屐

    源见“阮孚蜡屐”。美称木屐。清朱彝尊《同宋使君琬游云门山》诗:“便蜡阮孚屐,来登任公台。”

  • 应刃而解

    应:顺应,适应。解:破开。顺着刀刃破开。比喻问题顺利解决。梁启超《新民说》一五节:“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,大逆之后必有大顺,盘根错节之既破,而遂有应刃而解之一日。”见“迎刃而解”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

  • 楮先生

    “楮先生”即“褚先生”。“楮”通“褚”。源见“管城子”。纸的代称。宋杨万里《海䲡赋》:“贼众指而笑曰:‘此南人之喜幻,不木不竹,其诳我以楮先生之俦乎?’”【词语楮先生】   汉语大词典:楮先生

  • 福水

    酒的别名。明代田艺蘅《留春日札》:“酒曰福水,而陶翰林名曰祸泉。”清代翟灏《通俗编.饮食》:“按《晋书.地理志》,有福禄县,属酒泉郡。《水经注》所谓福禄水,由是县出也。俗呼酒为福水,当因乎此。”又《大

  • 骊渊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藏骊珠的深渊。喻指学问的渊源。汉王粲《荆州文学记官志》:“夫《易》惟谈天,入神致用,故《系》称旨远辞文,言中事隐。韦编三绝,固哲人之骊渊也。”【词语骊渊】   汉语大词典:骊渊

  • 河上仙翁

    参见:河上公

  • 禾头生耳

    唐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一载:古谚有所谓“秋雨甲子,禾头生耳”。谓庄稼遭雨后禾头长出卷曲如耳形的芽蘖。预示收成不好。唐杜甫《秋雨叹》诗之一:“禾头生耳黍穗黑,农夫田妇无消息。”主谓 耳,耳状物,指植物芽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