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白龙鱼服”。比喻失势受困。清尤侗《吾年五十九》诗:“势失龙为鱼,时乖鼠变虎。”
同“运筹帷幄”。清 谭嗣同《上欧阳瓣䕬师书》:“若乃运策帷幄,折冲樽俎,何以图恢复,何以靖海氛,自智勇不世出之事,非鄙心所敢任。”见“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”。清·谭嗣同《上欧阳瓣䕬
长风:指从远处吹来之风。谓风的声势强大。 趁着猛烈的风势,冲破万里的巨浪。 比喻不畏艰难险阻,奋勇向前。语出《宋书.宗悫传》:“悫年少时,炳问其志,悫曰:‘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’”《文明小史》五二回
唐.李公佐《南柯记》传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淳于棼居广陵东十里,宅南有一大槐树。一日醉卧,被二紫衣人引至槐安国,招为附马,生五男二女,位至南柯太守共二十余年,备极荣显。后与敌战,败北,公主也死去,国王
伊人:那个人。伊,指示代词。一方:犹言一边。方,旁。 我所思念的那个人,就在河的那一边。 形容对所怀念的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之情。语出《诗.秦风.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《诗.齐风.敝笱》:“齐子归止,其从如云。”后以“云从”称随从众多。南朝 宋颜延之《又释何衡阳〈达性论〉》:“连国云从,宏论风行。”【词语云从】 汉语大词典:云从
参见:学究天人主谓 谓学问渊博,贯通天理与人道。朴趾源《农说》:“紫阳夫子,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赞扬有知识人。→学富五车 ↔学浅才疏 才疏学浅 学疏才浅 学究天人 学际天人【词语学贯天人】
《文选.江淹〈杂体诗.效李陵从军〉》:“袖中有短书,愿寄双飞燕。”李周翰注:“燕春南飞就暖,巢于人家,故愿以书寄之。”后因以“双飞燕”借指信使。清顾炎武《寄刘处士大来》诗:“聊裁一幅书,去托双飞燕。”
同“断袖分桃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如今世上人……把些调脂弄粉断袖馀桃的认作儿女。”
《论语.子路》:“如有王者,必世而后仁。”邢昺疏:“三十年曰世……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。”后以“必世”指三十年。《北史.崔光传》:“太宗必世重光,业隆玄默。”【词语必世】 汉语大词典:必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