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学问广博而不精深。《后汉书.马融传》:“尝欲训《左氏春秋》,及见贾逵、郑众注,乃曰:‘贾君精而不博,郑君博而不精;既精既博,吾何加焉!’”并列 学识广博但不专精。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(融)尝欲训《
源见“晨昏定省”。谓冬天温被使暖,夏天扇席使凉。形容事亲极孝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捷报》:“膝下红颜,须代冬温夏凊;眼前白发,况兼影只形孤,怎舍庭帏,愿供菽水。”并列 比喻侍奉父母做到无微不至。语本《礼
旧题晋.张华注《禽经》:“嶲周,子规也(按,即杜鹃)。”《注》:“夜啼达旦,血渍草木。”南朝宋.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三:“杜鹃始阳相催而鸣。先鸣者吐血死。常有人山行,见一群寂然,聊学其声,便吐血死。初鸣先
源见“凤鸣朝阳”。指梧桐树的阴影。唐李峤《桐》诗:“春光杂凤影,秋月弄圭阴。”【词语凤影】 汉语大词典:凤影
同“釜生鱼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答曹子方杂言》诗:“谁怜相逢十载后,釜里生鱼甑生尘。”
比喻没处可寻之物。清代翟灏《通俗编.禽鱼.三脚虾蟆》:“《五灯会元》:杨大年与石霜园参征,杨曰:‘三脚虾蟆跳上天。’园曰:‘一任?跳。’按,俗言虾蟆唯月中者三脚,因有三脚虾蟆没处寻之谚。”【词语三脚虾
原意是指以门户之见排斥打击异己,今指宗派主义严重。东汉桓帝时期,宦官专权,朝政黑暗,陈蕃、李膺等遂联合太学生抨击宦官。东汉政府先后制造了两次党锢之祸,对这些政治上的异己势力进行打击。《后汉书·党锢列传
源见“金声玉振”。喻指文章道德之盛。唐杨炯《从弟去溢墓志铭》:“莫不玉振金声,笔有馀力。”宋高观国《水龙吟.为放翁寿》词:“玉振金声,水增川涌,德兼才贵。”主谓 语本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孔子之谓集大成
同“桑榆暮景”。宋苏轼《罢登州谢杜宿州启》:“桑榆晚景,忽蒙收录之恩。”偏正 照在桑树、榆树上的夕阳余辉。比喻垂老暮年。语本三国魏·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:“年在桑榆间,影响不能追。”宋·苏轼《罢登州谢杜
同“山公倒载”。宋陈师道《和沈世卿推官见寄》:“为呼阿武扶头起,拟与山翁倒载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