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外强中干

外强中干

形容事物表面强大,实则虚弱。公元前645年,秦穆公以上年晋惠公背信弃义,拒籴粮食而出兵伐晋。晋军三战三败,秦兵深入韩原。这时,晋惠公只好亲自出马,指挥战斗。本来,通过占卜,以庆郑为侍卫长(车右)最合适,晋惠公偏偏不用,而用别人代替他。同时,在选择驾车马匹时,也不用本国战马而用郑国进贡的小马。庆郑劝阻道:“从古以来,凡逢大的战争,国君一定用本地产的马匹驾车。因为这样的马服水土,熟悉道路,听从使唤。乘别国的马打仗,一遇事变就改变常态,违背人意,惊惶不安。外表虽然强壮,内里却虚弱无力,不能应付可能出现的情况,您一定会后悔的。”晋惠公不听。后来那匹马果然把晋惠公陷入泥沼,晋惠公也成了秦国的俘虏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三败及韩。晋侯谓庆郑曰:‘寇深矣,若之何?’对曰:‘君实深之,可若何。’公曰:‘不孙。’卜右,庆郑吉,弗使。步扬御戎,家仆徒为右,乘小驷,郑入也。庆郑曰:‘古者,大事必乘其产,生其水土,而知其人心,安其教训,而服习其道,唯所纳之,无不如志。今乘异产以从戎事,及惧而变,将与人易。乱气狡愤,阴血周作,张脉偾兴,外强中干,进退不可,周旋不能。君必悔之。’弗听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杨万里《谢唐德明惠笋》:“贩夫束缚向市卖,外强中干美安在?” 鲁迅《致章廷谦》:“其问我何以不骂他者,亦非真希望我骂,不过示人以不怕耳,外强中干者也。”


并列 外表强大,内里虚弱。语出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外强中干,进退不可,周旋不能。”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他看了看~胆虚皮肉壮的马希山。”※干,不读作gàn。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貌似强大,内里虚弱方面。→色厉内荏


解释干:枯竭。形容貌似强大,实质虚弱。

出处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乱气狡愤,阴血周作,张脉偾兴,外强中干。”

春秋时期,晋侯夷吾多次背信弃义,秦穆公因此发兵攻打他。秦晋交战后,晋国接连三次战败,撤退到了韩原。晋侯问庆郑:“敌人已经深入我们国土,怎么办?”庆郑回答说:“这是您让他们进来的,又能怎么办?”晋侯对他的回答非常生气。晋侯让卜师占卜车右的人选,本该是庆郑,但是晋侯不用他。为晋侯驾车的马是以前郑国进献的,庆郑说:“过去战争时一定要用本国出产的马。这种马出生在本乡本土,知道主人的心意,听从主人的调教,熟悉主人驾驭的方法,随便怎样鞭策驱赶,没有不称心如意的。现在君王您用别国出产的马来打仗,一旦在战争中马由于恐惧而失去了正常的状态,就会和驾车人的意愿相反。就会脾气烦躁暴戾,血液全身乱奔,血管张大突起,外表强壮而内部虚弱,进不能,退不得,周旋奔驰也不行,那时您一定会后悔。”晋侯仍然不听。

果然,大战开始后,晋侯的马不听指挥,陷入淤泥中,左盘右旋也不能出来。晋侯向庆郑呼救,庆郑说:“不听劝谏,违抗占卜,您本来就是自求失败,现在又逃什么呢?”没有救他就离开了。晋侯最终做了秦军的俘虏。

近义色厉内荏

例句

别看那个公司的广告铺天盖地,其实它外强中干,濒临破产。


【词语外强中干】  成语:外强中干汉语词典:外强中干

猜你喜欢

  • 泰阿

    源见“欧冶剑”。指宝剑。《汉书.梅福传》:“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罔,以为汉驱除,倒持泰阿,授楚以柄。”【词语泰阿】   汉语大词典:泰阿

  • 石心铁肠

    石的心,铁的肠。石与铁都是坚硬的东西,以比喻不易动感情。唐代皮日休《桃花赋序》:“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,刚态毅状,疑其铁肠石心,不解吐婉媚辞。然睹其文而有《梅花赋》,清便富艳,得南朝徐庾体,殊不

  • 鲍叔知

    《史记.管晏列传》:“管仲夷吾者,颍上人也。少时常与鲍叔牙游,鲍叔知其贤。管仲贫困,常欺鲍叔,鲍叔终善遇之,不以为言。……管仲曰:‘吾始困时,尝与鲍叔贾,分财利多自与,鲍叔不以我为贪,知我贫也。吾尝与

  • 竹枝

    竹枝词,亦名“巴渝词”,乐府名。唐代刘禹锡谪朗州时,闻民间歌竹枝,以俚歌鄙陋,乃依屈原《九歌》而作竹枝新词十余篇。事见其《竹枝词引》及《唐书》本传。刘禹锡所作竹枝词是仿民歌风格的七言绝句。【词语竹枝】

  • 见义勇为

    《论语.为政》:“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”后因以“见义勇为”谓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。《宋史.欧阳修传》:“天资刚劲,见义勇为,虽机穽在前,触发之不顾。”连动 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挺身奋勇去做。语本《论语

  • 其揆一也

    揆:道理,准则。 表示除去事物各自的差异,而究其准则是相同的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。”汉.应劭《风俗通义.十反》:“君臣父子,其揆一也。”汉.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虽其遭遇异时,禅

  • 恋阙

    阙:宫阙。指臣子依恋朝廷。唐代崔湜《至桃林塞作》诗:“丹心恒恋阙,白首更辞亲。”【词语恋阙】   汉语大词典:恋阙

  • 舐犊情深

    源见“老牛舐犊”。喻父母爱其子女情深意切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十回:“安老夫妻暮年守着个独子,未免舐犊情深,加了几分怜爱。”见“舐犊之爱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30回:“安老夫妻暮年守着个独子,未免~,加了几分

  • 有德者必有言

    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价值的语言。 古人认为把“道德品质”与“语言”相比较,前者是主要的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曰:‘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’”《二程语录》卷一一:“人见六经,便以为圣人亦

  • 晋人聚萤

    源见“囊萤照读”。指车胤勤学苦读之事。南朝梁元帝《与学生书》:“汉人流麦,晋人聚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