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平地成

天平地成

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《夏书》曰:‘地平天成’,称也。”杜预注:“《夏书》,逸书。地平其化,天成其施,上下相称为宜。”《孔子家语.五帝德》:“〔〕命二十臣,率旧职,躬己而已,天平地成,巡守四海。”治水成功,地正其势,天循其时。后因以“天平地成”谓万事安排妥当,天下太平。南朝 陈徐陵《劝进元帝表》:“其文昭武穆,跗萼也如彼;天平地成,功业也如此。”


并列 原指大禹治水成功,地正其势,天绪其时。形容一切就绪。后比喻万事安排妥帖,天下太平。语本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地平天成。”孔传:“水土治曰平,五行叙曰成,因禹陈九功而叹美之。”《孔子家语·五帝德》:“命二十二臣,帝尧旧职,躬己而已,~,巡守四海。”南朝陈·徐陵《劝进元帝表》:“其文昭武穆,跗萼也如彼;~,功业也如此。”△用于社会方面。→地平天成。也作“天成地平”。


【词语天平地成】  成语:天平地成汉语词典:天平地成

猜你喜欢

  • 绝妙好辞

    《世说新语.捷晤》:“魏武尝过曹娥碑下,杨修从。碑背上见题作‘黄绢幼妇,外孙齑臼’八字。魏武谓修曰:‘解不?’答曰:‘解。’魏武曰:‘卿未可言,待我思之。’行三十里,魏武乃曰:‘吾已得。’令修别记所知

  • 草木皆兵

    把远处山上的野草、树木都误认为对方的军队,形容极度的惊恐、疑惧。东晋后期,前秦苻坚(事迹见前“投鞭断流”条)在统一中国北方后,于公元383年,动员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。东晋派谢玄率八万精锐抗击前秦,首

  • 尊师贵道

    见“尊师重道”。《资治通鉴》卷47:“臣闻明王圣主莫不~。”【词语尊师贵道】  成语:尊师贵道汉语大词典:尊师贵道

  • 象寄

    同“象寄译鞮”。清黄遵宪《寄怀左子兴领事》诗:“头衔南岛蛮夷长,手笔西方象寄书。”【词语象寄】   汉语大词典:象寄

  • 箫声吴市

    同“吴市吹箫”。清严绳孙《桂枝香.胥江怀古》词:“始应消得,箫声吴市,那些幽怨。”

  • 门生天子

    《旧唐书.杨复恭传》:复恭愤,与杨守亮书曰:“吾于荆榛中援立寿王,有如此负心门生天子,既得尊位,乃废定策国老!”唐僖宗崩逝后,宦官杨复恭迎立寿王李晔为帝(昭宗)。复恭恃功擅权,晔迫令致仕(辞官归居)。

  • 尽是刘郎去后栽

    刘郎:指刘禹锡。 这里的桃花全是我刘禹锡离开此地后栽植的。据刘禹锡《再游玄都观诗引》:“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,此观未有花。是岁出牧连州,寻贬朗州司马,居十年召至京师,人人皆言,有道士手植仙桃

  • 势如劈竹

    同“势如破竹”。《三国演义》十二回:“曹操将得胜之兵,杀入城中,势如劈竹。”见“势如破竹”。《三国演义》12回:“曹操将得胜之兵,杀人城中,~。”【词语势如劈竹】  成语:势如劈竹汉语大词典:势如劈竹

  • 帝舜歌

    源见“舜弦”。指《南风》歌。用以颂扬明君仁政或太平盛世。唐岑羲《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涘字》诗:“一闻帝舜歌,欢娱良未已。”

  • 郢斤

    同“郢匠斤”。宋李曾伯《醉蓬莱.寿别制垣》词:“汉橐班高,郢斤名重,喜动旌旗色。”【词语郢斤】   汉语大词典:郢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