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夺锦袍

夺锦袍

夺,竞取。通过竞争取得作为奖品的锦袍,也称夺锦。比喻争得胜利。出自唐宋之问的事迹。宋之问(656?-712年)字延清,一名少连,汾州(今山西汾州)人。唐代著名诗人,上元进士。武则天时曾任尚方监丞,左奉宸内供奉。一次,武后游龙门,诏从臣赋诗。左史东方虬(qiú求)首先完成,武后便赐予锦袍。随后,宋之问也完成了。武后看后十分欣赏,便从东方虬手中夺过锦袍,重新赐给了宋之问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202《文艺中·宋之问传》5750页:“武后游洛南龙门,诏从臣赋诗。左史东方虬诗先成,后赐锦袍。之问俄顷献,后览之嗟赏,更夺袍以赐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陆游《赠邢刍甫》:“割愁何处有并刀,倾座谁能夺锦袍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多应我诗成夺锦袍,沉香亭捧砚写清平调。” 明·高启《谢赐衣》:“被泽徒深厚,惭无夺锦才。”


【词语夺锦袍】  成语:夺锦袍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地闭,贤人隐

    天地闭塞昏暗,贤人隐退匿迹。 形容乱世社会黑暗。语出《易.坤.文言》:“天地变化,草木蕃;天地闭,贤人隐。”宋.欧阳修《五代史.一行传.序》:“呜呼!五代之乱极矣,传所谓天地闭,贤人隐之时欤!”

  • 方寸

    源见“方寸地”。指心,脑海。刘知幾《史通.自叙》:“始知流俗之士,难与之言。凡有异同,蓄诸方寸。”亦引申指心绪,心思,心得。《魏书.董绍传》:“老母在洛,无复方寸,既奉恩贷,实若更生。”唐刘商《胡笳十

  • 牛山悲

    同“牛山下涕”。唐李白《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无作牛山悲,恻怆泪沾臆。”【词语牛山悲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山悲

  • 分瓜

    源见“破瓜”。指女子青春成熟时。唐段成式《戏高侍御》诗之三:“犹怜最小分瓜日,奈许迎春得藕时。”

  • 祥蓂

    同“祥荚”。《宋史.乐志八》:“轮高仙桂,阶应祥蓂。”【词语祥蓂】   汉语大词典:祥蓂

  • 饮马投钱

    唐.徐坚《初学记》卷六《渭水第八》引汉.赵岐《三辅决录》:“安陵清者有项仲仙,饮马渭水,每投三钱。”汉.应劭《风俗通议.衍礼》:“太原郝子廉,饥不得食,寒不得衣,一介不取诸人。曾过娣(注:此当指弟妻。

  • 洛生吟

    同“洛生咏”。宋杨亿《译经光梵大师》诗:“龙华他日会,应记洛生吟。”

  • 徇行数墨

    见“寻行数墨”。明·朱之瑜《与源光国书》:“下问三事,志大而见卓,非寻文书生~,拘守章句之所及。”

  • 林下风气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贤媛》:“谢遏绝重其姊,张玄常称其妹,欲以敌之。有济尼者,并游张、谢二家。人问其优劣。答曰:‘王夫人神情散朗,故有林下风气。顾家妇清心玉映,自是闺房之秀。’”后因以“林下风气

  • 班竹

    同“斑竹”。班,通“斑”。唐元稹《奉和窦容州》:“班竹初成二妃庙,碧莲遥耸九疑峰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发宋陵寝》:“珠凫玉雁又成埃,班竹临江首重回。”【词语班竹】   汉语大词典:班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