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列子.力命》:“魏人有东门吴者,其子死而不忧。其相室曰:‘公之爱子天下无有。今子死不忧,何也?’东门吴曰:“吾常无子,无子之时不忧。今子死,乃与向无子同,臣奚忧焉?’”春秋时,魏国人东门吴,儿子死了
源见“嫦娥奔月”。神话中的月中女神。宋范成大《次韵即席》:“月姊有情难独夜,天孙无赖早斜河。”亦借指月亮。清孙枝蔚《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》:“安得人今同月姊,关山从未隔明妆。”【词语月姊】 汉语大
源见“季札挂剑”。借指亡友墓地。唐崔融《哭蒋詹事俨》诗:“芜漫藏书壁,荒凉悬剑枝。”
源见“心猿意马”。指心,心情。人心动转不定,犹如猿猴,故称。唐 慧立本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卷九:“制情猿之逸躁,絷意象之奔驰。”【词语情猿】 汉语大词典:情猿
《易.系辞上》:“其静也专,其动也直。”韩康伯注:“专,专一也。”后以“静专”谓贞静专一。唐元稹《高允恭授侍御史知杂事制》:“允恭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……静专勤直,志行修明。”【词语静专】 汉语大词
静:审慎,仔细。言:语助词,读为“焉”。 仔细地思考。语出《诗.邶风.柏舟》:“静言思之,不能奋飞。”又《卫风.氓》:“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。”《魏书.程骏传》:“饥寒切身,易子而食,静言思之,实怀叹
源见“一饭千金”。谓贤才未遇,暂处困境。明 孙柚《琴心记.当垆市中》:“须知他丈夫得意居今屋,也出自商岩版筑,不见那汉 齐王乞食淮阴。”
《吕氏春秋.顺民》:“越王苦会稽之耻……下养百姓,以来其心,有甘脆,不足分,弗敢食;有酒,流之江,与民同之。”高诱注:“投醪同味。”后以“勾践投醪”指君王与民共甘苦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勾践投醪,陆抗尝
源见“蒋生径”。二仲,本指汉 羊仲、求仲。后用以泛指高洁隐退之士。晋陶潜《与子俨等书》:“但恨邻靡二仲,室无莱妇,抱兹苦心,良独内愧。”唐 耿?《春日即事》诗:“室与千峰对,门唯二仲过。”【词语二仲】
源见“蔬水曲肱”、“箪瓢陋巷”。指清心寡欲、安贫乐道的生活。疏,通“蔬”。清冯桂芬《似山居图序》:“涉世处境之道贵乎似,以其近真也。此即老氏无为、庄氏齐物之说也,而于孔、颜疏水箪瓢之义亦无碍焉。”疏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