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孟嘉落帽

孟嘉落帽

形容才子文思敏捷,举止洒脱。孟嘉,字万年,江夏(今河南信阳市东北)人。少时即已知名,为桓温参军。很受器重。桓温在龙山设宴,手下僚属将佐毕至,此时,一阵风吹落了孟嘉的帽子,他竟没有觉察。桓温让左右的人不要告诉他,想看看他有何举止。过了很久,孟嘉起身去厕所,桓温叫孙盛写了一篇嘲讽他的文章和帽子一起放在他的座位上。孟嘉回来看到后,便作诗应答,文辞非常优美,在座的人都嗟叹不已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98《孟嘉传》2581页:“温宴龙山,僚佐毕集。……有风至,吹嘉帽堕落,嘉不之觉。温使左右勿言,欲观其举止。嘉良久如厕,温令取还之,命孙盛作文嘲嘉,著嘉坐处。嘉还见,即答之,其文甚美,四坐嗟叹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元稹《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》:“登楼王粲望,落帽孟嘉情。” 宋·陈师道《后山诗话》:“孟喜落帽,前世以为胜绝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陶潜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 (嘉) 传》:“ (孟嘉为) 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。君色和而正,温甚重之。九月九日,温游龙山,参佐毕集; 四弟二甥咸在坐。时佐吏并著戎服。有风吹君帽堕落,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,以观其举止。君初不自觉,良久,如厕。温命取以还之。廷尉太原孙盛,为咨议参军,时在坐,温命纸笔令嘲之。文成示温,温以著坐处。君归,见嘲笑而请笔作答,了不容思,文辞超卓,四座叹之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六八七引《孟喜别传》、《晋书·孟嘉传》等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孟嘉曾在征西大将军桓

温帐下任参军,他风流儒雅,深得器重。九月九日,桓温与僚属游龙山。有风吹落孟嘉帽子,孟嘉不觉,桓温暗示别人不要告诉他。孟嘉上厕所时,桓温又命孙盛作文嘲笑他,写好后放到孟嘉坐位上,孟嘉回来看见,即命笔应答,不假思索,文辞优美,四座嗟叹不已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文雅倜傥,风度翩然; 或形容饮宴佳会;也用以咏重阳秋景、秋思等。

【典形】 吹帽、吹帽狂司马、堕帻、风落帽、风落鸟纱、客帽欺风、龙山佳会、龙山客、龙山落帽、落帽、落帽参军、落帽孟嘉、落帽人、落乌纱、孟嘉吹帽、孟嘉帽、山头吹帽、乌帽落、陨帽、醉帽、破帽不堪落、吹堕白纶巾、乌帽任风吹、龙山对孟嘉、帽逐秋风、登高落帽、登高龙山、帽受西风、破帽惊吹、参军吹帽、西风吹帽、龙山置酒、乌纱随风、山头落帽、落帽风、堕轻帽、落帽孟嘉情、孟与桓、吹乌帽、欠孟嘉。

【示例】

〔吹帽〕 唐·杜甫 《九日蓝田崔氏庄》:“羞将短发还吹帽,笑倩旁人为正冠。”

〔吹帽狂司马〕 宋·苏轼《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》:“可怜吹帽狂司马,空对亲春老孟光。”

〔堕帻〕宋·范成大《殊不恶斋秋晚闲吟五绝》:“霜鬓数茎羞堕帻,黄花三度笑空杯。”

〔风落帽〕 唐·李白《九日龙山饮》:“醉看风落帽,舞爱月留人。”

〔风落乌纱〕 元·孛罗御史《一枝花·辞官》:“拼着老瓦盆边醉后扶,一任他风落乌纱。”

〔客帽欺风〕 宋·吴文英《玉漏迟》:“晴丝罥日,绿阴吹雾。客帽欺风,愁满画船烟浦。”

〔龙山佳会〕 宋·周紫芝《品令·九日上西庵绝顶》:“休说龙山佳会,此情不浅。黄花香满,记白苎吴歌软。”

〔龙山客〕 宋·苏轼《九月舟中望见》之一:“谁知爱酒龙山客,却在渔舟一叶中。”

〔龙山落帽〕 宋·黄庭坚《鹧鸪天·重九日集句》:“龙山落帽千年事,我对西风犹整冠。”

〔落帽〕 宋·陈师道《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》:“九日风光堪落帽,中年怀抱更登台。”

〔落帽参军〕 宋·辛弃疾《念奴娇·重九席上》:“谁与老兵供一笑,落帽参军华发。”

〔落帽孟嘉〕 宋·康与之《望江南·重九》:“落帽孟嘉寻箬笠,漉巾陶令买蓑夜,都道不如归。”

〔落帽人〕 唐·赵嘏《重阳日寄韦舍人》:“不知此口龙山会,谁是风流落帽人。”

〔落乌纱〕 宋·陈师道《九日寄秦观》:“淮海少年天下士,独能无地落乌纱。”

〔孟嘉吹帽〕 唐·戎昱《九日贾明府见访》:“却笑孟嘉吹帽落,登高何必上龙山。”

〔孟嘉帽〕 唐·独孤及《奉同徐侍郎五云溪新亭》:“临风孟嘉帽,乘兴李膺舟。”

〔山头吹帽〕 宋·苏辙《次韵柳见答》:“江上鲙鲈橙正熟,山头吹帽菊初香。”

〔陨帽〕 宋·苏轼《龙山补亡》之一:“楚狂醉乱,陨帽莫觉。戎服囚首,枯颅茁发。”

〔醉帽〕 元·耶律楚材《用刘润之乞冠韵》:“角巾折暮雨,醉帽落秋风。”


【词语孟嘉落帽】  成语:孟嘉落帽汉语词典:孟嘉落帽

猜你喜欢

  • 众寡莫敌

    见“寡不敌众”。《封神演义》56回:“九公被女儿一番言语,说得大是有理,自己沉思:欲奋勇行师,~;欲收军还国,事涉嫌疑;沉吟半晌……邓九公领众将军归顺西岐不题。”【词语众寡莫敌】  成语:众寡莫敌

  • 豚儿

    同“豚犬”。谦称自己的儿子。《聊斋志异.青凤》:“俄少年自外入。叟曰:‘此豚儿也。’”【词语豚儿】   汉语大词典:豚儿

  • 让帝

    《旧唐书.让皇帝宪传》载:唐睿宗的太子李宪,因其弟李隆基有平韦氏之功,让储位于李隆基,后李隆基登帝位为玄宗。李宪死后,谥“让皇帝”。后以“让帝”指唐李宪。褒扬其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。唐杜甫《赠太

  • 吴鸿

    汉赵晔《吴越春秋.阖闾内传》:“〔阖闾〕复命於国中作金钩,令曰:‘能为善钩者,赏之百金。’吴作钩者甚众,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,杀其二子,以血舋金,遂成二钩,献於阖闾,诣宫门而求赏。王曰:‘为钩者众,而子

  • 被旨即成

    《新唐书.张九龄传》:“始,说知集贤院,尝荐九龄可备顾问。说卒,天子思其言,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,知院事。会赐渤海诏,而书命无足为者,乃诏九龄为之,被诏即成。”说:张说,唐代大臣,张九龄为玄宗时大臣

  • 楚岫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巫山。泛指男女欢会处。唐皇甫枚《三水小牍.步飞烟》:“所恨洛川波隔,贾午墙高。连云不及于秦台,荐梦尚遥于楚岫。”明顾大典《青衫记.访兴不遇》:“自怜迁客去长沙,迷楚岫隔京华,匆匆不

  • 蟠木朽株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盘曲之木,朽烂之株。喻无用之材。亦用为自谦之辞。唐骆宾王《上李上常伯启》:“宾王蟠木朽株,散樗贱质,墙面难用,灰心易寒。”见“槃木朽株”。唐·骆宾王《上李少常伯启》:“宾王~,散樗贱质,

  • 一得之见

    指韩信问计于李左车,李左车提出“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”的自谦之词。后以此典比喻一点粗浅的见解,常作自谦之词。李左车,秦末谋士。初依附赵王武臣,封广武君。韩信、张耳率兵击赵,李左车建议赵军主将成安君陈馀出

  • 酆都

    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玉格》:“有罗酆山,在北方癸地,周回三万里,高二千六百里,洞天六宫,周一万里,高二千六百里,是为六天鬼神之宫……人死皆至其中。”本谓罗酆山洞天六宫为鬼神治事之所,后用以附会酆都县,

  • 槐树衰

    源见“槐疏”。喻世异时移,忽忽不乐。北周庾信《拟咏怀》之二一:“独怜生意尽,空惊槐树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