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喻有远大前途的巨大变化。多指升迁或科举中式等。唐钱起《巨鱼纵大壑》诗:“龙摅回地轴,鲲化想天池。”【词语鲲化】 汉语大词典:鲲化
原喻过分计较琐细事情,多劳而少功;后则用以形容吝啬或生活困窘。老子弟子庚桑楚,学了一些老子的学说后,便隐居畏垒山。聪明的人和讲仁义的人都离他远去,只有那些糊涂虫和笨蛋留居原地。三年之后,该地竟连获丰收
源见“郑履”。指朝廷重臣。清吴雯《奉题阮翁雪溪诗思图》诗之二:“曳履朝堂傍晚回,竹梢压地鹤毰毸。”
《史记.商君列传》载:商鞅变法维新,相秦十年,引起了秦王朝宗室贵戚的怨恨反对。一次,赵良来见商鞅,“赵良曰:‘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掖(同腋,指狐腋下之皮);千人之诺诺(顺从意志连声答应),不如一士之谔
源见“自郐无讥”。指对《郐》以下的不予评论。宋王安石《寄曾子固》诗:“延陵古君子,议乐耻言《郐》。”
源见“梦周”。谓缅怀先贤。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六三:“我心即是四始心,泬寥再发姬公梦。”
源见“商山四皓”。即商山四皓,亦泛指隐居高士。唐李白《金陵歌送别范宣》诗:“送尔长江万里心,他年来访南山皓。”王琦注:“南山皓,谓汉之四皓。四皓在秦时始入蓝田山,后又入地肺山,汉时匿终南山。”【词语南
同“庞公采药”。元杨载《寄题罗氏别业》诗:“已似庞公隐,何时重入城?”
宋徐梦莘《三朝北盟会编》卷六六:“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,贼至必击善利、宣化、通津三门,善利门其首也,宣化门其项也,通津门在善利 宣化之间,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。后如其言。”后因以“卧牛城”称宋代汴京(
《论语.子路》:“樊迟请学稼,子曰:‘吾不如老农。’请学为圃,曰:‘吾不如老圃’。”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地,孔子回答说:问我不如去问老农夫。又问如何种瓜果蔬菜,孔子说:你最好去问老菜农。后因以为归隐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