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庄舄越吟

庄舄越吟

舄(xì戏):大。此处用于人名。越:国名。都会稽(今浙江绍兴),疆域在今江苏东南、安徽南、江西东部。吟(yín银):口出的声音。此典指越人庄舄在楚国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)做大官,病中哼出的还是越国的声音。后以此典比喻人们客居异乡,但怀念家乡,眷念故土。战国时的策士陈轸(zhěn枕),原在秦国(迁都咸阳,今陕西咸阳东北)做官,因被相国张仪中伤,奔投楚国。后陈轸被楚国派遣,出使秦国。秦惠文王说:“您离开我到楚国,也想念我吗?”陈轸回答说:“大王听说过越国人庄舄吗?”秦惠文王说:“没有听说过。”陈轸说:“越国人庄舄在楚国当执珪(guī归)大官,不久病了。楚王说:‘庄舄原是越国乡村地位低下之人,现在担任楚国的执珪大官,富贵了,也想念越国吗?’侍从回答说:‘大凡人们思念家乡,都是在他生病之时。他要是想念越国,就会发出越国的口音;不想念越国,就会发出楚国之口音。’楚王派人去听,庄舄仍然发出越国之口音。如今我虽然被遗弃驱逐来到楚国,难道就没有秦国的口音了吗!”此典又作“闻越声”、“庄舄思归”、“舄吟”、“越吟”、“思乡庄舄”、“越人吟”、“思越”、“病客庄”、“吟生南越思”、“庄舄泪”、“吟越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0《张仪列传》2301页:“惠王曰:‘子去寡人之楚,亦思寡人不?’陈轸对曰:‘王闻乎越人庄舄乎?’王曰:‘不闻。’曰:‘越人庄舄仕(做官)楚执珪(楚国最高爵位),有顷(不久)而病。楚王曰:“舄故越之鄙细人(居住郊野,地位低下之人)也,今仕楚执珪,贵富矣,亦思越不?”中谢(侍从官)对曰:“凡人之思故,在其病也。彼思越则越声,不思越则楚声。”使人往听之,犹尚越声也。今臣虽弃逐之楚,岂能无秦声哉!’”

【例句】:

东汉末·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钟仪幽而楚奏兮,庄舄显而越吟。” 南朝梁·江淹《迁阳亭》:“楚客心命绝,一愿闻越声。” 唐·王维《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》:“庄舄既显而思归,关羽报恩而终去。” 唐·李白《送纪秀才游越》:“送尔游华顶,令余发舄吟。” 唐·杜甫《西阁二首》:“功名不早立,衰疾谢知音,哀世非王粲,终然学越吟。” 唐·柳宗元《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》:“思乡比庄舄,遁世遇眭夸。” 唐·罗隐《送进士臧濆下第归池州》:“赋成无处换黄金,却向春风动越吟。” 宋·王安石《酬裴如晦》:“二年羁旅越人吟,乞得东南病更侵。” 宋·苏轼《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》之二:“珍禽声好犹思越,野橘香清未过淮。” 宋·陆游《杂题》之一:“贺公在朝雅吴语,庄舄仕楚犹越吟。” 宋·范成大《枕上作》:“赋拟骚人屈,吟成病客庄。” 宋·晁回《属疾》:“吟生南越思,慈结北堂忧。” 清·钱谦益《丁家水亭再别栋园》:“鼓角三更庄舄泪,残棋半局鲁阳戈。” 清·顾炎武《陆贡士来复述昔年代许舍人曦草疏攻郑鄤事》:“愁来勿遇同方友,相对支床共越吟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越人庄舄仕楚执珪,有顷而病。楚王曰:‘舄故越之鄙细人也,今仕楚执珪,贵富矣,亦思越不?’中谢对曰:‘凡人之思故,在其病也。彼思越则越声,不思越则楚声。’使人往听之,犹尚越声也。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越人庄舄在楚国做高官,爵至执珪,不久得病。楚王说:“庄舄本是越国的普通人,现在楚做大官,富贵得很,还思念越吗?”侍从人回答:“人在病中,往往会思念故乡。如果他思越则发出越声,如果不思越则发出楚声。”楚王派人去听,庄舄仍然是越声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人怀念家乡,眷恋故土。

【典形】 病客庄、思乡庄舄、思越、闻越声、舄吟、吟生南越思、吟越、越讴、越人吟、越吟、庄舄泪、庄舄思归、庄舄吟、庄舄越吟、庄舄讴、吟同楚执珪、恋乡声自旧、病添庄舄、越声长苦、庄舄悲吟、越客音、越客吟、庄舄病吟,庄舄哀。

【示例】

〔病客庄〕 宋·范成大《枕上作》:“赋拟骚人屈,吟成病客庄。”

〔思乡庄舄〕 唐·柳宗元《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》:“思乡比庄舄,遁世遇眭夸。”

〔思越〕 宋·苏轼《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》之二:“珍禽声好犹思越,野橘香清未过淮。”

〔闻越声〕 南朝梁·江淹 《迁阳亭》:“楚客心命绝,一愿闻越声。”

〔舄吟〕 唐· 李白 《送纪秀才游越》:“送尔游华顶,令余发舄吟。”

〔吟生南越思〕 宋· 晁回 《属疾》:“吟生南越思,慈结北堂忧。”

〔吟越〕 清·唐孙华《次韵酬宫恕堂》:“庄舄聊吟越,饱听殷雷蚊。”

〔越讴〕 宋·杨亿《属疾》:“发箧寻桐录,支颐动越讴。”

〔越人吟〕 宋·王安石 《酬裴如晦》:“二年羁旅越人吟,乞得东南病更侵。”

〔越吟〕 唐·罗隐《送进士臧濆下第归池州》:“赋成无处换黄金,却向春风动越吟。”

〔庄舄泪〕 清·钱谦益《丁家水亭再别栋园》:“鼓角三更庄舄泪,残棋半局鲁阳戈。”

〔庄舄思归〕 唐·王维《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》:“庄舄既显而思归,关羽报恩而终去。”

〔庄舄越吟〕 三国·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钟仪幽而楚奏兮,庄舄显而越吟。人情同于怀土兮,岂穷达而异心。”


【词语庄舄越吟】  成语:庄舄越吟汉语词典:庄舄越吟

猜你喜欢

  • 直笔

    源见“董狐直笔”。指史官据事直书,无所避忌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史笔》:“奸慝惩戒,实良史之直笔。”【词语直笔】   汉语大词典:直笔

  • 巴字

    唐.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三十三《剑南道下》渝州:“《禹贡》梁州之域,古之巴国也。阆、白二水东南流,曲折如‘巴’字,故谓之巴,然则巴国因水为名。”蜀地有阆、白两条河,流向东南,河道曲折如巴字状。后用

  • 垓心

    源见“四面楚歌”。垓下腹地,指陷重围危困之地。元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四折:“两员将扑入垓心,不打话来回便战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三回:“郑伯困在垓心,全无怯惧。”【词语垓心】   汉语大词典:垓心

  • 裹鸡

    源见“炙鸡渍酒”。指以絮渍酒裹炙鸡吊祭故友。唐唐彦谦《过浩然先生墓》诗:“行客须当下马过,故交谁复裹鸡来?”元丁鹤年《挽四明乐仲本先生》诗:“裹鸡吾老矣,东望涕长潸。”【词语裹鸡】   汉语大词典:裹

  • 荆卿歌

    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指慷慨悲壮的《易水歌》。亦借指抒发悲壮情怀的歌。唐元稹《说剑》诗:“高唱荆卿歌,乱击相如缶。”

  • 燕颔

    源见“封侯万里”。指封侯之相。唐岑参《送张都尉东归》诗:“封侯应不远,燕颔岂徒然?”亦指武将、勇士。明徐渭《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》:“燕颔不醒颓锦帐,蛾眉邀醉叠金椑。”清孙致弥《咏史次王

  • 小红低唱

    元.陆友《砚北杂志》:“小红,顺阳公(即范成大)青衣(家妓)也,有色艺。顺阳公之请老,姜尧章诣之。一日,授简征新声,尧章制《暗香》、《疏影》二曲,公使二妓肄习之,音节清婉。姜尧章归吴兴,公寻以小红赠之

  • 潘安秋兴

    晋潘岳《〈秋兴赋〉序》:“摄官承乏,猥厕朝列,夙兴晏寝,匪遑底宁。譬犹池鱼笼鸟,有江湖山薮之思。于是染翰操纸,慨然而赋。于时秋也,故以‘秋兴’名篇。”后以“潘安秋兴”喻指赏秋的兴致和咏秋的才情。唐李端

  • 庭戏莱衣

    源见“老莱娱亲”。谓家有孝子孝敬双亲。宋无名氏《水调歌.寿史相》词:“庭戏莱衣双桂,砌列谢兰无数,廓庙会风云。”

  • 家无长物

    源见“平生无长物”。谓家中没有多余的东西,形容生活清贫。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.〈庚子送灶即事〉诗》:“家中无长物,岂独少黄羊!”见“别无长物”。[例]家世的衰败,使他落到了穷困潦倒、~的境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