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床头周易

床头周易

世说新语.赏誉》“武帝每见济(王济)辄以湛调之曰:‘卿家痴叔死未?’济常无以答。既而得叔,后武帝又问如前,济曰:‘臣叔不痴’”刘孝标注引《晋纪》载:晋王湛,字处冲,隐德,人莫之知,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。父昶亡,居墓次守丧。侄儿王济往省,见其床头有《周易》,问曰:“叔父用此何为?颇暂看不?”湛笑曰:“体中佳时,脱复看耳。今日当与汝言。”于是向济解读《周易》,“剖析入微,妙言奇趣,济所未闻,叹不能测”。后因以“床头周易”为称颂人精通玄学或怀才隐德的典故。唐李颀《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》诗:“王湛床头见《周易》,长康传里好丹青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“王汝南既除所生服”条注引晋·邓粲《晋纪》曰:“王湛字处仲,太原人。隐德,人莫之知。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,唯父昶异焉。昶丧,居墓次,兄子济往省湛,见床头有《周易》,谓湛曰:‘叔父用此何为,颇曾看不?’湛笑曰:‘体中佳时,脱复看耳。今日当与汝言。’因共谈《易》。剖析入微,妙言奇趣,济所未闻,叹不能测。”《晋书·王湛传》亦载,作“体中不佳时,脱复看耳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王湛字处仲,有才而不外露,众人不知。尽管是兄弟同族也为他痴钝,只有其父看重他。王父死,王湛住在墓旁守孝,其兄之子王济去看望他,见床头放着《周易》,问王湛:“叔父用它做什么,也看看吗?”王湛笑着说:“身体好 (一作‘不好’) 时,有时也看看。今天为你讲讲吧。”于是王湛为王济讲解《周易》,分析精辟细微,言论神妙,王济闻所未闻,自己感叹不已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怀才不露,以读书排遣; 也用以形容文士生病。

【典形】 病观周易、痴叔、床头无易、床头易在、床头周易、济叔痴、易在床头、体不佳看周易、痴人看周易、王湛看周易、病中看周易、痴叔读易、周易在床头、笑叔痴。

【示例】

〔病观周易〕 宋·陆游《遣怀》:“不道浑无排遣处,病观周易闷梳头。”

〔痴叔〕 宋·李清照《打马赋》:“或声名久昧,便同痴叔之奇。”

〔床头无易〕 清·江声《病起即事》:“洛下有书凭犬附,床头无易任鸡谈。”

〔床头易在〕 宋·陈与义《张迪功携诗见过》:“坐上客多真足乐,床头易在不须看。”

〔床头周易〕 宋·陆游《闲中偶题》:“架上汉书那复看,床头周易亦相忘。”

〔济叔痴〕宋·范成大《丙午新正书怀》之三:“年年并束床头易,一任平章济叔痴。”

〔易在床头〕 元·揭傒斯《朱贤王大学士生朝》:“方悬肘后长忧病,易在床头自洗心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日驭

    同“日御”。隋卢思道《从驾经大慈照寺》诗:“日驭非难假,云师本易凭。”亦指帝王车驾。宋苏轼《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》:“属祠宫之告具,骖日驭以遄征,往复之间,忠劳亦至,特加存问。”【词语

  • 同尘

    同“和光同尘”。唐杨炯《益州新都县学碑》:“道尊德贵,挫锐同尘。”【词语同尘】   汉语大词典:同尘

  • 处士妻

    同“处士梅”。明袁宏道《代广陵姬用前韵》:“梅花终作处士妻,海棠暂拭诗人目。”

  • 陈农求遗书

    《汉书.成帝纪》:“秋八月乙卯晦,日有蚀之。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祕书。谒者陈农使,使求遗书於天下。”汉朝孝成皇帝,好经书,故令陈农为使,使之求遗书於天下。后因以喻帝王好求遗书之典,亦可指搜求奇书之意。《文

  • 人不欺

    同“三不欺”。唐岑参《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》诗:“相国尹京兆,政成人不欺。”

  • 革誓裹尸

    源见“马革裹尸”。谓决心报国,效死沙场。唐李商隐《祭全义县伏波庙文》:“铜留铸柱,革誓裹尸。男儿自立边功,壮士犹羞病死。”

  • 刻画无盐,唐突西施

    《晋书.周?传》:“庾亮尝谓?曰:‘诸人咸以君方乐广。’?曰:‘何乃刻画无盐,唐突西施也?’”《世说新语.轻诋》“西施”作“西子”。无盐,齐国丑妇;西施,越国美女。后以“刻画无盐,唐突西施”谓为了突出

  • 汗青头白

    唐刘知幾《史通.忤时》:“每欲记一事载一言,皆阁笔相视,含毫不断。故头白可期,而汗青无日。”汗青,古人记事于竹简,火烤青竹,使水分如汗渗出而干,以便书写与保存。后以“汗青头白”指著书惨淡,书成人老。明

  • 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

    面对落花,慨叹春光逝去,人似归燕,见故地陈迹依然。 原意是抒发伤春惜时,抚今思昔的感慨。语出宋.晏殊《浣溪沙》:“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,夕 阳西下几时回?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

  • 夸父

    源见“夸父逐日”。借指壮志未酬者。唐皎然《拟古》诗:“夸父亦何愚,竞走先自疲。”【词语夸父】   汉语大词典:夸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