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弃余鱼

弃余鱼

淮南子.齐俗训》:“趋舍相非,嗜欲相反而各乐其务,将谁使正之?曾子曰:‘击舟水中,鸟闻之而高翔,鱼闻之而渊藏,故所趋各异而皆得所便。故惠子从车百乘,以过孟诸,庄子见之,弃其余鱼。’”

惠施从车百乘而过孟诸之门,是为了显示声势的显赫。在庄子看来,这不过是追逐声名荣禄的庸俗表现,是不屑挂齿的,是多余的。为了表示自己内心的鄙弃,故有弃余鱼之举。这恰好说明了“趋舍相非,嗜欲相反,各乐其务”的道理。后因用以比喻修养德行摒弃不善的典故。

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谢幼舆赃贿黜削,违弃其余鱼之旨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灌园

    《史记.商君列传》:商鞅变法,在秦为相十年,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,一个叫赵良的人对他说:“……何不归十五都,灌园于鄙……”又《邹阳列传》狱中上书:“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,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。”赵良

  • 游夏

    《后汉书.郎?传》:“?又上书荐黄琼、李固,并陈消灾之术曰:‘……又处士汉中李固,年四十,通游夏之艺,履颜闵之仁。’”游夏是孔子学生子游和子夏的合称,此二人均以才艺闻名。后用以比拟才艺之士。唐.杜甫《

  • 傅舟

    同“傅说舟”。唐苏颋《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》诗:“傅舟来是用,轩驭往应迷。”

  • 醒醉皆狂

    同“醒亦能狂”。清张问陶《三鼓扣茶山门乞酒对饮达旦》诗:“即看一世真游戏,醒醉皆狂两次公。”

  • 爽笏

    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借指品高性清的僚属。明王逢《奉寄赵伯器参政伊时中员外五十韵》:“超然延爽笏,肃若卫寒更。”【词语爽笏】   汉语大词典:爽笏

  • 魏舒能

    源见“魏舒画筹”。指魏舒善射。北周庾信《北国射堂新成》诗:“直知王济巧,谁觉魏舒能?”

  • 东郭墦

    源见“乞墦”。指坟地。清 范驹《点绛唇.有美而不得所匹者感其事代诉之》套曲:“曾听说配厮养才人嫁,曾听说瞷良人东郭墦。”

  • 遗布

    《后汉书.王烈传》:“乡里有盗牛者,主得之,盗请罪曰:‘刑戮是甘,乞不使王彦方(彦方,王烈的字)知也。’烈闻而使人谢之,遗布一端。或问其故,烈曰:‘盗惧吾闻其过,是有耻恶之心,既怀耻恶,必能改善,故以

  • 有德者必有言

    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价值的语言。 古人认为把“道德品质”与“语言”相比较,前者是主要的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曰:‘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’”《二程语录》卷一一:“人见六经,便以为圣人亦

  • 汝月

    同“汝南月旦”。宋欧阳修《谢胥学士启》:“鲁衮垂乎一字,宠极于华章;汝月更乎坐评,自成于往法。”【词语汝月】   汉语大词典:汝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