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徐公有常

徐公有常

三国志.魏书.徐邈传》:“或问庐钦:‘徐公当武帝之时,人以为通,自在凉州及还京师,人以为介,何也?’钦答曰:‘往者毛孝先、崔季珪等用事,贵清素之士,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,而徐公不改其常,故人以为通。比来天下奢靡,转相仿效,而徐公雅尚自若,不与俗同,故前日之通,乃今日之介也。是世人之无常,而徐公之有常也。’”

三国魏.徐邈为人不随世俗,自有主见。当人人随权贵好清素而变易车马服装时,他不改变;后又风靡奢侈之潮,徐公亦不随同。故被称之为“有常”。后因以喻不随风俗转移,处事有主见。

宋.苏轼诗:“风流自有高人识,通介宁随薄俗移。”

唐.杜甫诗:“勿问通与介,徐公自有常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燃灰

    源见“死灰复燃”。喻失势者重新得势。明刘若愚《酌中志.黑头爰立纪略》:“又一疏力救郭巩,或有嘉其义侠者,然其意实欲藉此为燃灰计耳。”【词语燃灰】   汉语大词典:燃灰

  • 如指诸掌

    同“了若指掌”。宋苏轼《〈范文正公集〉叙》:“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,论刘 项短长,画取三秦,如指诸掌。”述补 诸,之于。比喻了解事情,办事容易。苏轼《〈范文正公集〉叙》:“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,论刘、项短

  • 病嗜土炭

    唐.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卷三四《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》:“凡人好辞工书,皆病癖也……吾尝见病心腹人,有思啖土炭嗜酸咸者,不得则大戚。”柳宗元论及爱好之甚者皆成癖,例举好食土炭,也有好酸咸等。后因以为嗜好之

  • 桮棬才

    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孟子曰:‘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(注:音bēi,quān,将枝条编成杯盘之形状,然后再以漆加工的工艺)乎?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。……’”告子认为,世间的仁义道德,是矫揉造作违

  • 春婆梦

    同“春梦婆”。林葆忻《读沈敬裕公涛园集即步敬裕送先伯父文直公游泰山原韵》:“玉局 儋耳春婆梦,升沉不惊往可师。”

  • 洛阳纸贵

    洛阳因用纸增多而导致价格上涨。比喻著作风行一时,人人传诵。左思(约250-约305年),字太冲,齐国临淄(今山东省临淄县)人,西晋著名文学家,诗人。出身寒微,不好交游,以读书为业。武帝司马炎时,其妹左

  • 议论风生

    谈论得极生动而又风趣。明.朱国祯《涌幢小品.刘罗陶仙游》:“贵乡罗近溪健甚,前来就余谭。昨又来,皆竟日。议论风生,胜昔时。”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他们那样自得其乐,那样议论风生,仿佛故意表示一种正当盛时的

  • 温树不言

    同“温室树”。隋许善心《奉和赐诗》:“温树贵不言,克艰庶无爽。”

  • 凿培

    参见:颜阖凿培【词语凿培】   汉语大词典:凿培

  • 带砺山河

    同“河山带砺”。唐吴融《闲书》诗:“回看带砺山河者,济得危时没旧勋。”明屠隆《昙花记.郊游点化》:“锡土列王侯,带砺山河圣恩厚。”述宾 比喻国基坚固,国祚长久。语本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》:“封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