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心有灵犀一点通

心有灵犀一点通

唐.李商隐《无题》:“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”

灵犀,指纹理透明的犀角。《汉书.西域传赞》唐.颜师古注:“通犀,中央色白,通两头。”后人多用此典故喻相爱之人心心相通。

元.于伯渊《仙吕.点绛唇》:“花月巧梳妆,脂粉娇调弄。没乱杀看花的眼睛,更那堪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


主谓 灵犀,旧说犀牛是一种灵兽;一点通,犀角中有白纹如线,贯通两端。原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,后泛喻彼此心意相通。唐·李商隐《无题二首》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~。”蔡敦祺《林则徐》上:“诸位快看,元抚与芝楣方才结识几日,竟是~了!”△褒义。常用于指人的意蕴、艺术手法等。→心心相印 情投意合 志同道合 ↔貌合神离 格格不入。 也作“心有灵犀”。


心有灵犀一点通”比喻恋人心心相印,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。

“灵犀”是什么呢?

“灵犀”,有灵性的犀牛。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,上下贯通,感应灵异,故以喻人心相通。说详晋·葛洪 《抱朴子》。

语见唐·李商隐 《无题》诗。晚唐诗人李商隐,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,二人一见倾心,但无法接触交谈,只是身隔心交,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,便写下了 《无题》诗一首以抒胸臆:

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

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

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

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

诗的大意是: 猜酒行令你笑吟吟,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。昨夜的星辰已坠落,何时能再见你倩影? 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,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。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,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!

后世 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之语便传用开来。


【词语心有灵犀一点通】  成语:心有灵犀一点通汉语词典:心有灵犀一点通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丘之马

    源见“方皋相马”。指良马。元马臻《寄澉川杨如山》诗:“吾闻沙丘之马黄骊牝牡世莫知,九方皋去不复有。”

  • 无毡

    《新唐书.郑虔传》载:郑虔为国学广文馆博士,在官贫约,杜甫赠诗有“坐客寒无毡”句。按,杜诗为《戏简郑广文虔呈苏司业源明》,诗云:“才名四十年,坐官寒无毡。赖有苏司业,时时与酒钱。”后因以“无毡”为居官

  • 子晋笙

    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借指仙家音乐。唐杜牧《寄题甘露寺北轩》诗:“孤高堪弄桓伊笛,缥缈宜闻子晋笙。”【词语子晋笙】   汉语大词典:子晋笙

  • 崔烈富

    源见“铜臭”。讥讽富豪之人志行秽浊。元 汪元亨《折桂令.归隐》曲:“崔烈富一生铜臭,伯夷贫千古清声。”

  • 朔饥欲死

    源见“索米长安”。形容俸微挨饿。清尤侗《无酒歌》:“何况臣朔饥欲死,樵苏不爨突无烟。”

  • 张乐洞庭

    同“洞庭张乐”。清钱谦益《炼丹台》诗:“张乐洞庭野,采药黟山巅。”

  • 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

    做官不是因为贫穷,但有时候也因为贫穷。 古人认为出仕是为了行“道”,但有时也为了救贫。为救贫而仕,就应拒绝高官厚禄。语出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孟子曰:‘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;娶妻非为养也,而有时乎

  • 南翁三户

    参见“三户亡秦”。

  • 五柳陶

    同“五柳先生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》:“时邀五柳陶,共过三径诩。”

  • 邓禹笑人

    《南史.王融传》:“融懆(音cǎo,忧愁的样子)于名利,自恃才地,三十内望为公辅(指三公和辅相)。……及为中书郎(即中书侍郎,是中书省长官中书监、令的副职),尝抚案叹曰;‘为尔寂寂,邓禹笑人。’”南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