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悬车告老

悬车告老

班固《白虎通.致仕》:“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,臣以执事趋走为职,七十阳道极,耳目不聪明,跂踦之属,是以退老去避贤者……悬车,示不用也。”因以“悬车告老”指官员年老退休。《旧唐书.李百药传》:“及悬车告老,怡然自得。”


见“悬车致仕”。汉·蔡邕《陈太丘碑文序》:“时年已七十,遂隐丘山,~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汉书·薛广德传》:“后月余,以岁恶民流,与丞相定国……俱乞骸骨,皆赐安车驷马、黄金六十斤,罢。广德为御史大夫,凡十月免。东归沛,太守迎之界上。沛以为荣,县(xuan) 其安车传子孙。”《文选·蔡邕〈陈太丘碑文〉》:“及文书赦宥,时年已七十,遂隐丘山,悬车告老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薛广德因年老辞官还乡,皇帝赐给他安车驷马等。至家乡沛郡,太守至郡界迎接,一郡以为荣耀,将赐给的安车悬挂起来传给子孙后代,作为纪念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官员告老还乡。

【典形】 车先悬、七十悬车、人贺悬车、无车可悬、悬车、悬车告老、悬车守、岁渐悬车、吾车已悬、悬车岁。

【示例】

〔车先悬〕 唐·白居易 《达哉乐天行》:“七旬才满冠已挂,半禄未及车先悬。”

〔七十悬车〕 唐·骆宾王《对策文三道》:“四十强仕,七十悬车,著在格言,存诸甲令。”

〔人贺悬车〕 明·高启《送赵使君致仕归别业》:“吏收封印朝辞郡,人贺悬车晚在乡。”

〔无车可悬〕 宋·陆游《致仕后述怀》之三:“宁有骆堪鬻,尚无车可悬。”

〔悬车〕 唐·元稹 《王仲舒等加阶》:“或悬车以请老,或持节以临人。”

〔悬车告老〕 元·揭傒斯《杨氏忠节祠记》:“年六十余已悬车告老,将二十载余,闻一权臣擅国,遂至饿死。”

〔悬车守〕 唐·杜甫《提封》:“借问悬车守,何如俭德临?”


【词语悬车告老】  成语:悬车告老汉语词典:悬车告老

猜你喜欢

  • 羊公碣

    同“羊公碑”。唐张九龄《登襄阳岘山》诗:“蜀相吟安在,羊公碣已磨。”

  • 降尊纡贵

    纡:屈抑。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,屈抑俯就。语本南朝.梁简文帝《〈昭明太子集〉序》:“降贵纡尊,躬刊手掇。”见“纡尊降贵”。高阳《粉墨春秋》:“而受惠最深的,却是梅兰芳,他曾‘~’,陪‘北平李丽’唱过戏

  • 不待白首今同归

    源见“白首同归”。谓同时死亡。宋陈与义《邓州西轩书事》诗之六:“杨 刘相倾建中乱,不待白首今同归。”

  • 朱衣点头

    明.陈耀文《天中记》卷三十八引《侯鲭录》曰:“欧阳公(宋欧阳修)知贡举(主持贡院举试)日,每阅卷,座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,然后其文入格(即凡是朱衣人点头的,都是合格的文章)。始疑侍吏,及回视之,一无

  • 黄石

    同“黄石公”。唐陈去疾《送韩将军之雁门》诗:“归来长揖功成后,黄石当年故有期。”亦指黄石公授与张良的兵书《黄石公三略》。《后汉书.杨伦传》:“当断不断,《黄石》所戒。”李贤注:“《黄石公三略》曰:‘当

  • 越甲鸣君

    汉.刘向《说苑.立节》:“越甲至齐,雍门子狄(狄,或作迪)请死之。齐王曰:‘鼓铎之声未闻,矢石未交,长兵(指长兵器,如戈矛之类,或能及远的兵器,如弓箭之类)未接,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?’雍门子狄对曰

  • 秋风团扇

    同“秋风纨扇”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献发》:“秋风团扇原吾分,多谢连枝特过存。”偏正 秋风起后,天气凉了,团扇因无用处而被丢到一边。比喻女子色衰失宠,遭受冷落。语本汉·班婕妤《怨歌行》:“裁为合欢扇,团团

  • 靴纹绉面

    宋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,其在三司,深厌干请者,虽不能从,然不欲峻拒之,每温颜强笑以遣之。尝谓人曰:‘作三司使数年,强笑多矣,直笑得面似靴皮。’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,然皆服其德量也。

  • 垂云翼

    同“垂天翼”。唐独孤绶《北溟有鱼赋》:“刺天之鬐拂日,垂云之翼从风。”

  • 朱游和药

    《汉书.萧望之传》载:萧望之因其子上书得祸,不忍年迈时入狱。当使者来召时,对门生朱云说:“游,趣和药来,无久留我死!”遂饮鸩酒自杀。游,朱云字。和药,将毒药调和成药酒。后因以“朱游和药”为自裁之典。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