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探囊取物

探囊取物

探:伸手去拿。囊:口袋。伸手到袋中取物。比喻事情极易办到。出自五代人李谷之语。李谷,生平不详。史载他与韩熙载是好朋友。后唐明宗时,韩熙载南奔吴越,谷送他至正阳。临别时熙载说:“吴越如能用我当宰相,一定能统一中原!”谷则说:“中原如能用我为宰相,攻取江南就好像是探囊中物!”后人遂概括成“探囊取物”。w

【出典】:

新五代史》卷62《南唐世家第三·李煜传》778-779页:“熙载,北海将家子也,初与李谷相善。明宗时,熙载南奔吴,谷送至正阳,酒酣临诀,熙载谓谷曰:‘江左用吾为相,当长驱以定中原。’谷曰:‘中国用吾为相,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元·无名氏《怒折关平》一折:“我觑那两员贼将,如掌上观纹,探囊取物。” 元末明初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25回:“关公曰:‘某何足道哉!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,如探囊取物耳。’” 明·郑若庸《玉块记·博奕》:“许人话捉影追风、骗人财探囊取物。”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70回:“以陈、蔡之众,袭空虚之楚,如探囊取物,公子勿虑不成也。”


并列 囊,口袋。掏口袋摸取东西。比喻事情极易办理。语本《新五代史·南唐世家·李煜传》:“中国用吾为相,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。”朱苏进、胡建新《康熙帝国》:“澎湖攻克,台湾则是~。”△常用于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。→瓮中捉鳖易如反掌 ↔海底捞针。也作“囊中取物”。


【词语探囊取物】  成语:探囊取物汉语词典:探囊取物

猜你喜欢

  • 虱处头而黑

    虱本白色,长在人的头发里就变成黑色,比喻因环境而变化。晋代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虱处头而黑,麝食柏而香。”【词语虱处头而黑】  成语:虱处头而黑汉语大词典:虱处头而黑

  • 三尺枯桐

    同“三尺焦桐”。清程先贞《听张八娘弹琴》诗:“三尺枯桐七缕丝,开囊自拂秋云帕。”偏正 指琴。古琴身多以桐木制成,故云。清·程先贞《听张八娘弹琴》:“~七缕丝,开囊自拂秋云帕。”△多用于乐器。→七尺焦桐

  • 复壁藏儿

    《北史.尔朱敞传》:“(敞)遂入一村,见长孙媪,踞胡床坐。敞再拜求哀,长孙氏愍之,藏于复壁之中。”北朝魏尔朱荣的族人尔朱敞,小时因避高欢的追捕,从宫中钻洞逃出,逃到一个乡村,向一位复姓长孙的老妇人求救

  • 天生万物,唯人为贵

    自然生育万物,只有人最宝贵。语出《列子.天瑞》:“天生万物,惟人为贵。而吾得为人,是一乐也。”《孔子家语.六本》引同。《后汉书.循吏传.童恢》:“民尝为虎所害,乃设槛捕之,生获二虎。恢闻而出咒虎曰:‘

  • 陆机入洛

    源见“二陆”。指谋求进入仕途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旅况》:“你气昂昂,似陆机入洛正青年。”

  • 曦驭

    源见“羲和驭日”。指太阳运行。唐许敬宗《奉和入潼关》:“曦驭循黄道,星陈引翠旗。”【词语曦驭】   汉语大词典:曦驭

  • 二十八将

    《后汉书》卷二二《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》:“论曰:中兴二十八将,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,……永平中,显宗追感前世功臣,乃图画二十八将於南宫云台,……”东汉光武时,以邓禹为首的二十八位武将,为光武帝创建

  • 隋珠荆璧

    同“隋珠和璧”。汉荀悦《汉纪.武帝纪六》:“立神明 通天之台,造甲乙之帐,络以隋珠荆璧。”见“随珠和璧”。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六》:“立神明通天之台,造甲乙之帐,络以~。”【词语隋珠荆璧】  成语:

  • 走麦城

    晋.陈寿《三国志.吴书.吕蒙传》:“羽人还,私相参讯,咸知家门无恙,见待过于平时,故羽吏士无斗心。会权寻至,羽自知孤穷,乃走麦城,西至漳乡,众皆委羽而降。权使朱然、潘璋断其径路,即父子俱获,荆州遂定。

  • 却马

    参见:汉文却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