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乘鸾”。借指结成美好姻缘。明高明《琵琶记.牛相发怒》:“岂是我无佳婿得乘龙,他有甚福缘能跨凤?”清 张可惠《张灯曲》:“重重密誓两心知,不得跨凤随萧史。”【词语跨凤】 汉语大词典:跨凤
同“坐怀不乱”。《西湖佳话.西泠韵迹》:“情之所钟,人尽缠绵,笑私奔之多事;意之所眷,不妨容悦,喜坐怀之无伤。”【词语坐怀】 汉语大词典:坐怀
《周易.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二人同心同德,力量好比锋利的刀剑,可以切断金属。后以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喻指紧密团结,力量无敌。亦单作“二人同心”。汉.王符《潜夫论.明忠》
同“借剑尚方”。《明史.王汝训传》:“直犯乘舆,屡荷优容。稍涉当涂,旋遭摈斥。言官不难于批鳞,而难于借剑,此何为也?”【词语借剑】 汉语大词典:借剑
源见“武昌柳”。指杨柳树。宋贺铸《鹧鸪天》词:“伤心两岸官杨柳,已带斜阳又带蝉。”
同“山公兴”。清朱彝尊《八月十五日夜集天津曹武备官舍分韵得床字》:“习池不改山翁兴,倒载还同旧葛强。”
晋王嘉《拾遗记.少昊》:“有水屈曲亦如龙凤之状,有山盘纡亦如屈龙之势。”后因以“龙势”指盘屈夭矫如龙之物。隋炀帝《白马篇》:“阵移龙势动,营开虎翼张。”【词语龙势】 汉语大词典:龙势
《庄子.达生》:“人之所取畏者,衽席之上,饮食之间,而不知为之戒者,过也。”成玄英疏:“衽席之上,恣其淫荡,动之死地,万无一全。”衽席,床褥,卧席。后因以“衽席”借指男女色欲之事。《新唐书.高宗纪赞》
源见“伍胥潮”。相传伍子胥死后为涛神,故称。宋文天祥《送行中斋》诗之三:“鲁仲偶不逢,随世本非愿。灵胥目未抉,端欲诣所见。”亦指波涛、浪涛。宋陆游《感昔》诗之五:“云生神禹千年穴,雪卷灵胥八月涛。”【
源见“门可罗雀”。谓门庭里巷冷落。清钱谦益《有感寄侯缮部》诗:“设罗门巷省喧哗,公叔文成每自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