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柳金城
源见“桓公柳”。喻指故地旧物,感叹岁月流逝。清 丘逢甲《感旧抚今叠韵再呈絜斋世丈》之一:“谁知重话婆娑感,杨柳金城正晓风。”
源见“桓公柳”。喻指故地旧物,感叹岁月流逝。清 丘逢甲《感旧抚今叠韵再呈絜斋世丈》之一:“谁知重话婆娑感,杨柳金城正晓风。”
《世说新语.企羡》:“王右军得人以《兰亭集序》方《金谷诗序》”梁.刘孝标注引王羲之《临河叙》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。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”南朝梁.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
春天的蚯蚓,秋天的蛇,形容书法拙劣,象蚯蚓和蛇那样柔软无力。王羲之(事迹见“坦腹东床”条)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,其字洒脱奔放,而又矫健有力。时人称之为“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。”《晋书》的作者高
《南史.鲍照传》:“鲍照字明远,东海人。文辞赡逸,尤长乐府,尝为古乐府,文甚遒丽。元嘉中,河济俱清,当时以为美瑞,照为《河清颂》,其序甚二。临海王子顼为荆州,照为前军参军。”《文选》鲍照《拟古》诗之三
《晋书.王戎传》:“王衍神姿高彻,如琼林玉树,自然是风尘表物。”《世说新语.赏誉上》:“王戎云:‘太尉神姿高彻,如瑶林琼树,自然是风尘表物。’”王戎赞扬王衍出类拔萃,后遂以“风尘表物”或“风尘外物”作
比喻百姓遭受苦难。《隋书· 炀帝纪》: “宇宙崩离,生灵涂炭,丧身灭国,未有若斯之甚也。” 参见:○涂炭主谓 生灵,百姓。指人民像陷入泥潭,坠入火坑那样痛苦。语本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有夏昏德,民坠涂
同“铤而走险”。清顾炎武《中宪大夫寇公墓志铭》:“当此众怒如水火之时,焉知不激之挺而走险,以成意外之患耶!”郭沫若《孔雀胆》三幕:“老百姓们是因为不能聊生,所以才挺而走险。”见“铤而走险”。郭沫若《孔
汉赵晔《吴越春秋.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处女将北见于王,道逢一翁,自称曰袁公,问于处女:‘吾闻子善剑,愿一见之。’女曰:‘妾不敢有所隐,惟公试之。’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,竹枝上颉,桥末堕地,女即捷末,袁公则
在小幅的画面上,描绘着极宽广的景物。唐代徐安贞《题襄阳图》诗:“图书空咫尺,千里意悠悠。”也用来比喻诗文短小而包含丰富的内容、壮阔的气势、深远的意境。并列 一尺长的画幅,却画出千里的风光景物。形容图画
源见“绣衣持斧”。指巡视各地执法断案。元范梈《寄杜廉访使君》诗:“斧绣扬秋隼,泉阿达夜蛩。”【词语斧绣】 汉语大词典:斧绣
同“荀令香”。《醒世恒言.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分明荀令留香去,疑是潘郎掷果回。”【词语荀令留香】 汉语大词典:荀令留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