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南山铁案”。指不能推翻的定案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.交涉上》:“其不合乎律例者,彼公使领事纵百计恃强要挟,官可罢,头可断,铁案终不可移。”亦指定论。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三篇一章:“在商代以前,
宋.陈元靓《事林广记》卷九:“路遥知马力,事久见人心。”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耐力大小;时间长久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。比喻判断事物要经过长期观察。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游击战争没有正规战争那样迅速的成效和显
北魏.崔鸿《十六国春秋》卷四十二“王堕传”:前秦王堕博学有雄才,苻洪征讨梁犊时,以堕为司马之职。他曾预言苻氏能成王霸之业,以此更受器重,后为宰相。苻健继位后,对他尤为敬重。“苻生既嗣位,残虐无道,杀戮
源见“元龙高卧”。表示对客人简慢。宋黄庭坚《见子瞻灿字韵诗次韵三首》之三:“元龙湖海士,毁誉略相半。下床卧许君,上床自咏叹。”
同“幕府莲花”。元 萨都剌《送刘照磨之桂林》诗:“一官未厌马蹄遥,要使南荒识凤毛。幕府红莲开白昼,辕门碧草映青袍。”【典源】《南齐书·庾杲之传》:“ (庾呆之) 出为王俭卫军长史,时人呼俭府为入芙蓉池
行事急剧,就难免潦草而不完善。晋代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枚皋文章敏疾,长卿制作淹迟,皆尽一时之益。而长卿首尾温丽,枚皋时有累句,故知疾行无善迹矣。”主谓 匆忙而过不可能留下很深的痕迹。比喻急促地应付
同“揠苗助长”。唐贾岛《送令狐绹相公》诗:“揠苗方灭裂,成器待陶钧。”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若邵 郑二子,单进求名之志失其类,虽顺坂之势可惜,而揠苗之戒难忘。”【词语揠苗】 汉语大
《旧唐书.郭子仪传》载:唐郭子仪有子八人,婿七人,皆朝廷重官。后因以“七子八婿”形容子、婿众多。明高明《琵琶记.蔡公逼试》:“我家中又没有七子八婿,只有一个孩儿,如何去得?”并列 形容子女众多。元·高
谷物成熟可以养育百姓。语出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后稷教民稼穑,树艺五谷,五谷熟而民人育。”宋.李攸《宋朝事实》卷五:“政和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南郊赦文:‘上穹孚佑,列圣垂休。甘露降而风雨时,五谷熟而民人育
比喻善于言辞和长于文笔。王力《北京大学春节茶话会即兴》诗: “谈天高论雕龙手,掷地金声倚马才。格物致知穷万类,扪参历井上三台。” ●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 “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; 奭也文具难施; 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