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沧浪子

沧浪子

同“沧浪客”。唐王昌龄《悲哉行》:“若非沧浪子,安得从所愿。”唐皎然《访陆处士羽》诗:“莫是沧浪子,悠悠一钓船。”


【词语沧浪子】   汉语词典:沧浪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同王霸

    源见“王霸惭”。指守志安贫。清 张蘩《戏为外子拨闷》诗:“儿顽应笑同王霸,婢钝何须学郑玄?”

  • 没下梢

    宋代郭彖《睽车志》:“金主亮末年,自制尖靴头极长锐,云便于取?,而足指所不及,谓之不到头,又为短鞭,仅存其半,谓之‘没( ㄇㄟˊ méi 煤)下梢’。其后谕盟犯顺,果为其下所戕,死于江山。”亮:指

  • 蝶蘧蘧

    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形容蝴蝶翩翩飞舞,自由自在。宋陆游《开岁愈贫戏咏》:“涧底饱观苗郁郁,梦中聊喜蝶蘧蘧。”

  • 同床异梦

    同睡在一张床上,各做各的梦。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各有各的打算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一卷一章:“但彼等乌合之众,同床异梦,一战即溃。”亦作“同床各梦”。清.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槐西杂志一》:“虽琵琶别抱,已负旧

  • 素女弦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太帝(即泰帝,太昊伏羲氏)使素女鼓五十弦瑟,悲,帝禁不止,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。”素女拨五十弦而歌,太帝悲不能止,遂破瑟为二十五弦。后因称悲愁的乐曲为“素女弦”、“五十弦”

  • 颊上三毫

    《晋书.顾恺之传》:“尝图裴楷象,颊上加三毛,观者觉神明殊胜。”颊,音jiá。顾恺之画裴楷像,在颊上加了三根毫毛,使得观者感到胜过没画这三根毫毛时。后遂以“颊上三毫”来作为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彩的典故。

  • 伯道无儿

    借指人没有孩子。邓攸(?-326年),字伯道,平阳襄陵(今山西南部襄汾县一带)人。七岁丧父,不久母亲、祖母相继亡故,和弟弟相依为命。后被镇军贾混提拔,官至河东太守。晋怀帝司马炽永嘉末年,被石勒俘虏,任

  • 河伯娶妇

    战国魏文侯时,邺地三老、廷掾,强敛百姓,与巫祝勾结,假托“河伯娶妇”榨取钱财。每岁强选少女,投入河中,以愚弄人民。后西门豹为邺令,在河伯娶妇时,托言所选女子不美,要大巫、三老去与河伯商量,另行选送,把

  • 信口开呵

    见“信口开合”。元·尚仲贤《气英布》1折:“你待要着死撞活,将功折过,你休那里~!”【词语信口开呵】  成语:信口开呵汉语大词典:信口开呵

  • 葛陂龙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指仙道出行所持的拐杖。宋陆游《占城棕竹拄杖》诗:“参云气压葛陂龙,跨海来扶笠泽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