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成都卖卜”。指严君平。因在成都卖卜,故称。唐张九龄《送姚评事入蜀各赋一物得卜肆》诗:“蜀严化已久,沉冥空所思。”【词语蜀严】 汉语大词典:蜀严
同“版筑”。《后汉书.郅恽传》:“昔文王拔吕尚于渭滨,高宗礼傅说于岩筑,桓公取管仲于射钩,故能立弘烈,就元勋。”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二》:“然士贵自立如何耳。如其人,则鳏夫岩筑,可以登庸。”【词语岩
《汉书.赵充国传》:“其秋,充国病……时羌降者万余人矣。充国度其必坏,欲罢骑兵屯田,以待其敝……遂上屯田奏。”上于是报充国曰:‘皇帝问后将军,上书言羌虏可胜之道,今听将军,将军计善。其上留屯田及当罢者
源见“渐入佳境”。喻从始至终都好。到,通“倒”。清唐孙华《同年王令诒至山中坐谈有感》诗:“宦味难期到尾蔗,官阶犹有压头薪。”
外:指外貌。中:指内心。 外貌秀美,内心聪明。语出唐.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曲眉丰颊,轻声而便体,秀外而慧中。”明.谭元春《女山人说》:“今吾友在草莽者非一人,有秀外而慧中者焉,是亦男子之澜如也
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借指天气寒凉,团扇闲置。清袁枚《六月十一日纪寒作》诗:“箧中纨扇泣,时过尚横陈。”
源见“鹪鹩一枝”。指狭小的居处和简单的饭食。谓生活所求不高。宋曾巩《次道子中书问归期》:“一枝数粒身安稳,不羡云鹏九万飞。”
掌握分寸中肯不偏。《礼记.中庸》:“舜其大知也与?舜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。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。”舜喜欢亲自调查,又善于洞察近臣的报告,掌握其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的情况,因而处理事情能正确中肯。并
晋.葛洪《抱朴子.金丹》:“其一转至九转,迟速各有,日数多少,以此知之耳。其转数少,其药力不足,故服之用日多,得仙迟也;其转数多,药力成,故服之用日少,而得仙速也。”又“一转之丹,服之三年得仙……九转
同“且食蛤蜊”。鲁迅《送灶日漫笔》:“只是北京的饭店那么多,饭局那么多,莫非都在食蛤蜊,谈风月。”【词语食蛤蜊】 汉语大词典:食蛤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