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玉笋班

玉笋班

笋,竹类的嫩茎和芽。比喻才士众多,如笋并立。出自唐李宗闵事迹。李宗闵(?-847年),字损之,唐宗室,贞元二十一年(805年)进士,后历任华州参军事、洛阳尉、监察御史、礼部员外郎、驾部郎中等职。穆宗在位期间,又曾两次为中书舍人。宝历初(825年)进位兵部侍郎。文宗大和三年(829年)为宰相,大和九年(835年)以朋党之故被贬为潮州司户,后又曾任杭州刺史、太子宾客、湖州刺史等。会昌中,因与刘稹(zhěn枕)交通,出为封州刺史,再贬郴(chēn琛)州司马,后死于贬所。史载,他在中书舍人任上典贡举时,所取多当时知名之士,如唐冲、薛庠、袁都等,世谓之“玉笋”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74《李宗闵传》5235页:“俄复为中书舍人,典贡举,所取多知名士,若唐冲、薛庠、袁都等,世谓之‘玉笋’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王禹偁(chēng称)《赠礼部宋员外阁老诗》:“锦窠官重真殊拜,玉笋班清君一身。” 宋·张元干《奉送晁伯南归金溪》:“文元勋业金瓯字,昭德风流玉笋班。” 元·刘时中《端正好·上高监司》:“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,伫看金瓯姓字香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送你上朝班玉笋有精神,做得个画凌云第一人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赵璘《因话录》卷三:“李相国武都公知贡举,门生多清秀俊茂,唐冲、薛庠、袁都辈,时谓之玉笋。”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五:“唐末朝士中有人物者,时号‘玉笋班’。”《新唐书·李宗闵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唐代李宗闵曾主持贡举考试事,所选取的门生都是当时知名之士,人称为“玉笋”,当时朝士中人物超群的,称为“玉笋班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朝官中人才俊异的人。

【典形】 朝班玉笋、玉班、玉笋班、玉笋朝班、玉笋班行。

【示例】

〔朝班玉笋〕 明 · 汤显祖 《紫钗记》:“送你上朝班玉笋有精神,做得个画凌云第一人。”

〔玉班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玉班丞相府,花事洛阳春。”

〔玉笋班〕 宋·张元干《奉送晁伯南归金溪》:“文元勋业金瓯字,昭德风流玉笋班。”

〔玉笋朝班〕 元·刘时中《端正好·上高监司》:“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,伫看金瓯姓字香。”


【词语玉笋班】   汉语词典:玉笋班

猜你喜欢

  • 抱头鼠窜

    见“奉头鼠窜”条。偏正 抱着头像老鼠一样仓皇窜逃。梁晓声《一个红卫兵的自白》:“我说:‘可也算被吓得~了!’我因跑得急,心口窝怦怦乱跳。”△用于形容逃跑时惊慌狼狈的样子。 →狼奔豕突 落荒而逃 

  • 休牛归马

    同“归马放牛”。宋卢多逊《新修周武王庙碑》:“岂直休牛归马,但美於偃兵,保大定功,空歌於成德者哉!”见“休牛放马”。宋·卢多逊《新修周武王庙碑》:“岂直~,但美于偃兵,保大定功,空歌于成德者哉!”【词

  • 笑褚齿冷

    《南史.乐预传》:“人笑褚公,至今齿冷(笑,轻蔑,轻笑。褚公,指褚渊。齿冷,指耻笑不止,以至齿冷)。”据《南史》记载,褚渊在南朝刘宋时,是宋武帝刘裕的女婿,官至尚书右仆射。宋明帝(即刘彧,他是宋文帝刘

  • 谢屐

    同“谢公屐”。唐李敬方《题黄山汤院》诗:“谢屐缘危磴,戎装逗远村。”【词语谢屐】   汉语大词典:谢屐

  • 青紫拾芥

    青紫:汉朝官制规定:丞相、太尉佩金印紫授,御史大夫佩银印青授,皆属级别最高的官位,后以“青紫”指代高官尊位。拾芥:拾取地上的草芥,比喻轻易得到。夏侯胜字长公,东平(今山东东平东)人,官长信少府、太子太

  • 迂直之计

    《孙子.军争》:“军事之难者,以迂为直,以患为利,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,后人发,先人至,此知迁直之计者也。”大意是距离敌方远,本是战争中的不利因素,但可以此麻痹敌人,使敌人没有准备,然后从间道出奇兵,给

  • 茅黍

    汉代茅容的黍食。郭泰遇见茅容,觉得他举止与众不同,便借宿于茅家。茅容杀了鸡给母亲吃,自己和客人只吃粗饭淡菜。对此,郭泰大为赞赏。见《后汉书》卷九十八。后世因以“茅黍”称待客饭菜不丰盛。

  • 谷口子真

    汉扬雄《法言.问神》:“谷口郑子真,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,名震于京师。”又《汉书.王贡两龚鲍传》载:谷口郑子真“修身自保,非其服弗服,非其食弗食。成帝时,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,子真遂不诎而终。”

  • 地崩山摧

    东晋.常璩撰《华阳国志.蜀志》:“秦惠王知蜀王(即杜宇,号望帝)好色,许嫁五女于蜀。蜀遣五丁(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)迎之。到梓潼,见大蛇入穴中。一人揽其尾掣之,不禁,至五人相助,大呼拽蛇。山崩,压

  • 珠履

    同“三千珠履客”。明 孙柚《琴心记.王孙作醵》:“身老爱才华,座上皆珠履。”【词语珠履】   汉语大词典:珠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