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.系辞上》:“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。”后以“智周万物”谓无所不知。南朝 宋何承天《达性论》:“情综古今,智周万物。”主谓 周,周遍。对于万物无所不知。语本《易经·系辞上》:“知周乎万物,而道济天下
同“骑白鹿”。明何景明《三清山人歌》:“骑鹿时见南斗君,闻笙夜候缑山鹤。”【词语骑鹿】 汉语大词典:骑鹿
同“敝帚自珍”。清包世臣《艺舟双楫.书刘文清〈四智颂〉后》:“唯余事斯,素有微契,而敝帚自享,从无连篇累牍之作。”主谓 比喻东西不贵重,自己却非常珍惜。清·包世臣《艺舟双辑·书刘文清〈四智颂〉后》:“
同“长卿病”。唐皇甫冉《送魏六侍御葬》诗:“谁知长卿疾,歌赋不还邛。”【词语长卿疾】 汉语大词典:长卿疾
啮( ㄋㄧㄝˋ niè 聂):咬。狸:狸猫。鼠本害怕狸猫,在被迫无计时,也会反咬狸猫。喻人被迫到无路可走时,虽力不敌,也要拼命反抗。汉桓宽《盐铁论.诏圣》:“死不再生,穷鼠啮狸。”主谓 被逼到绝路
源见“九关虎豹”。喻指把守城关的兵卒。清王摅《重过居庸关》诗:“方今锁钥壮北门,当关虎豹连云屯。”
就:靠近。有道:指有道德的人。 接近有德之人,向他学习,以改正自己的错误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;敏于事而慎于言;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宋.朱熹《沧州精舍谕学者》:“更
同“侨札之分”。《三国志.陆抗传》“故得将士欢心”裴松之注引晋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抗与羊祜推侨 札之好,抗尝遗祜酒,祜饮之不疑,抗有疾,祜馈之药,抗亦推心服之。”
《晋书.刘曜载记》:“刘曜字永明,元海之族子也。少孤,见养于元海。幼而聪慧,有奇度。年八岁,从元海猎于西山,遇雨,止树下,迅雷震树,旁人莫不颠仆,曜神色自若。元海异之曰:‘此吾家千里驹也,从兄为不亡矣
源见“目不窥园”。形容专心治学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肃苑》:“绣户女郎闲斗草,下帷老子不窥园。”【词语不窥园】 汉语大词典:不窥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