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用武

用武

指张良对高帝刘邦说:洛阳四面受敌,不是用武的地方。于是高帝刘邦往西定都关中(今陕西关中平原)。后以此典比喻施展才能。当初,刘敬劝告高帝刘邦说:“建立国都要到关中地方去。”高祖刘邦犹豫不决。高帝刘邦左右大臣都是崤山以东的人,多数劝高帝刘邦定都洛阳,他们说:“洛阳东有成皋(gāo高,今河南荥阳县境),西有崤(yáo肴)山(今河南洛宁县西北)、渑(miǎn免)池水(发源河南熊耳山。东南流,汇入洛河),背靠黄河,面向伊河(今河南西部)、洛河(今洛河,流经河南洛阳南入黄河),它的坚固也足资凭借。”留侯张良说:“洛阳四面虽有这些险要,但它中心地区狭小,不过几百里,土地贫瘠,四面受敌,这不是用武之地方。那关中地区,东有崤山、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县西南),西有陇(lǒng垄)山(今陕西陇山)、蜀山(蜀地岷山,今四川北部,陇山南连岷山),中心地区广阔,沃野千里,南有巴蜀之丰富资源,北有草原之畜牧利益。依靠三面险要的地形防守,只用东方一面控制诸侯。如果诸侯安定,可通过黄河、渭河(今陕西中部)转运天下粮食,西上供给京都。如果诸侯反叛,可以顺流而下,足可转运军队和军需物资。这就是所谓铜墙铁壁千里,形胜富庶之国哩,刘敬劝告是对的。”于是高帝刘邦当天起驾动身,往西定都关中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5《留侯世家》2043、2044页:“刘敬(本姓娄,因献策有功,高祖赐姓刘氏,号奉春君)说高帝曰:‘都关中。’上疑之。左右大臣皆山东(战国、秦、汉时,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,多指中原地区)人,多劝上都雒(luǒ落)阳(三国魏改“洛阳”):‘雒阳东有成皋,西有淆、黾,倍(通“背”,靠)河,向伊、雒,其固亦足恃。’留侯曰:‘雒阳虽有此固,其中小,不过数百里,田地薄,四面受敌,此非用武之国也。夫关中左淆、函,右陇、蜀,沃野千里,南有巴蜀之饶,北有胡(此指匈奴)苑(yuàn院,畜养禽兽之地)之利,阻三面而守,独以一面东制诸侯。诸侯安定,河、渭漕挽(漕挽指为朝廷水陆运输粮食)天下,西给京师。诸侯有变,顺流而下,足以委输。此所谓金城千里,天府之国也,刘敬说是也。’于是高帝即日驾,西都关中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今操……遂破荆州,威震四海,英雄无所用武,故豫州遁逃至此。”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今操芟夷大难,略已平矣。遂破荆州,威震四海,英雄无用武之地,故豫州遁逃至此,愿将军量力而处之。” 冰心《两个家庭》:“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,将来就有用武之地,也不能做个大英雄,岂不是自暴自弃?”


【词语用武】   汉语词典:用武

猜你喜欢

  • 目不识字

    见“目不识丁”。清·顾炎武《与友人论门人书》:“矧纳赀之例行,而~者可为郡邑博士。”【词语目不识字】  成语:目不识字汉语大词典:目不识字

  • 阳关第四声

    唐代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渭城朝雨浥清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此诗入乐后,称《阳关曲》。唐代白居易《对酒》:“相逢且莫推辞醉,听唱《阳关》第四声。”自注:“第四声‘劝君

  • 三箭天山

    同“三箭定天山”。明无名氏《精忠记.饯别》:“三箭天山,唾手功名。他日归来,戏彩阶庭。”

  • 东都外

    源见“二疏还乡”。泛指归隐送行处。东都,指东都门,为西汉疏广、疏受辞官归隐时,亲朋故旧等送行处。唐孔德绍《行经太华》诗:“何必东都外,此处可抽簪。”

  • 叹凤衰

    源见“接舆歌凤”。谓感叹天下无道而洁身避世。宋梅尧臣《次韵答黄介夫》:“彼勿叹凤衰,此正歌鸿冥。”

  • 乞尉迟钱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四六《尉迟敬德》:“隋末,有书生居太原,苦于家贫,以教授为业。所居抵官库,因穴而入,其内有钱数万贯,遂欲携挈。有金甲人持戈曰:‘汝要钱,可索取尉迟公帖来,此是尉迟敬德钱也。’书生访求不

  • 一掷成卢

    源见“百万呼卢”。喻取胜占先。宋陆游《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》诗:“再见封侯未成快,一掷成卢安用再?”

  • 太息攀树

    源见“桓公柳”。叹息人生易老,日月流逝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》词:“太息攀翻长亭树,是先生,手种今如此。”

  • 回光反照

    主谓 ①指日落时的光线反射使天空短时间发亮。比喻人临死前精神的短暂兴奋、神志的短暂清醒。也比喻旧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。《镜花缘》58回:“这几年,武后气运日见消散,紫微垣已吐光芒。昨因武后~,气运已衰

  • 伏盐车

    同“骥伏盐车”。唐钱起《送沈仲》诗:“举酒常叹息,无人达子虚。夜光失隋掌,骥?伏盐车。”唐 牛上士《古骏赋》:“垂两耳兮伏盐车,倚双辀兮惭蹇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