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登徒子

登徒子

战国楚.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,短宋玉曰:‘玉为人体貌闲丽,口多微(妙也)辞,又性好色,愿王勿与出入后宫。’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,玉曰:‘……(先叙说己之不好色后)登徒子则不然,其妻蓬头挛耳,齞唇(齞,音yǎn,齿突露唇外)历齿(疏齿),旁行踽偻,又疥且痔,登徒子悦之,使有五子。王孰察之,谁为好色者矣。’”

“登徒”是姓,“子”是古时男子的通称。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好女色。宋玉说他的邻家有一美女,登东墙偷看了他三年,自己竟不动心。而登徒子有丑妻,却生有五子,由此可见其好色至矣。后因以“登徒子”为好色人的代称。

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胭脂》:“蹈盆成括杀身之道,成登徒子好色之名。”


其他 指代好色的人。语出战国楚·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。唐·元稹《会真记》:“~非好色者,是有淫行。”△用于人物方面。→好色之徒


【词语登徒子】  成语:登徒子汉语词典:登徒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报杨金

    源见“四知金”。指贿金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虽复投报杨金,君子以之贻戒。”

  • 没了期

    意谓无限期。表示劳倦怨望之词。《五代史补》:“钱镠封吴越王,工役大兴,或夜书府门曰:‘没了期,没了期,修城才罢又开池!’”

  • 东山人

    源见“东山㈠”。指从军远征之人。汉王粲《从军》诗之二:“拊衿倚舟樯,眷眷思邺城。哀彼东山人,喟然感鹤鸣。”【词语东山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山人

  • 三春寸草

    源见“寸草春晖”。喻父母养育之恩。宋苏舜钦《送子履》诗:“君亲恩大须荣报,学取三春寸草微。”

  • 祖江见杀

    据《山海经》卷二《西山经》:“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,其(指钟山之神烛龙,又称烛阴,人面蛇身。见《山海经.海外北经》)子曰皷,其状如人面而龙身,是与钦䲹杀葆江于昆仑之阳,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瑶崖。钦嚴化

  • 宝策

    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黄帝得宝鼎神策。”后以“宝策”借指天命或社稷。《宋书.朱龄石毛脩之等传论》:“然后可以变国情、惬民志,抚归运而膺宝策。”《南齐书.高帝纪上》:“神鼎将迁,宝策无主,实赖英圣,匡济艰

  • 胜似公荣

    源见“刘公荣”。借指上客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》词:“山鸟山花皆上客,又何须、胜似公荣者。”

  • 无弦琴

    《晋书.陶潜传》:“〔陶潜〕性不解音,而蓄素琴一张,弦徽不具,每朋酒之会,则抚而和之,曰:‘但识琴中趣,何劳弦上声?’”后指用以表示高情雅趣的象征性的琴。唐白居易《夜凉》诗:“舞腰歌袖抛何处,唯对无弦

  • 武城弹

    同“武城弦”。唐孟浩然《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》诗:“酒邀彭泽载,琴辍武城弹。”

  • 蚊思负山

    源见“蚊虻负山”。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起重任。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郦道元《水经注》,无有疏之者,盖亦难言之矣。予不自揣,蚊思负山,欲取郦注从而疏之。”主谓 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起重任。清·刘献廷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