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竹头木屑

竹头木屑

剩下来的边角废料。比喻可以利用的废物。陶侃(259-334年),字士行,庐江浔阳(今江西九江市)人。初为县吏,东晋初,任荆州刺史,镇武昌,为王敦所忌,转为广州刺史。王敦败,还任荆州刺史。以平定苏峻、祖约叛乱功,任荆、江二州刺史,都督八州诸军事。陶侃性聪敏好学,常劝人珍惜光阴,不可信“老庄”之学。为人俭朴,一次出游看到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的稻子,便问他:“拿它做什么?”那人回答道:“我在行路中发现的,顺手把它拿来了。”陶侃听了大怒,说:“你既不耕田,却偷拿别人的稻子。”于是处以鞭刑。所以,当地百姓无不勤于耕作,家给人足。当时荆州造船剩下的竹根、竹梢和木屑,陶侃都令人登记收管起来,别人都不明所以。后来正赶上官员集会,积雪开始化开,厅前泥泞难走,便派人以木屑铺地。等到大将桓温攻打四川成汉的时候,又以陶侃所贮备的竹头作钉子造船,所有废料都派上了用场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·陶侃传》卷661774页:“时造船,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,咸不解所以。后正会,积雪始晴,听事前余雪犹湿,于是以屑布地。及桓温伐蜀,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张孝祥《代揔得居士与叶参政》:“今者相公既专宥密之寄,深思熟虑,日不暇给,将以戡外侮而隆内治,于斯时也,竹头木屑皆所不弃,况如某受知之深者哉!” 宋·陈亮《祭妹夫周英伯》:“时节相存问,缓急相周致,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,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。”


并列 比喻还可利用的废弃边角料。语本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时造船,木屑及竹头,悉令举掌之,咸不解所以。后正会,值积雪始晴,厅事前余雪犹湿,于是以屑布地,及桓温伐蜀,又以侃所贮竹头,作丁装船。”明·吴宽《礼部试拟宋以范仲淹为枢密副使谢表》:“用人如用药,不遗马勃牛溲;取士若取材,肯弃~?”△多用于描写虽无足轻重但尚有利用价值的人或物。


【词语竹头木屑】  成语:竹头木屑汉语词典:竹头木屑

猜你喜欢

  • 惠远公

    南朝.梁.释惠皎《高僧传》卷六《晋庐山释惠远》:“释惠远,本姓贾氏,雁门楼烦人也,弱而好书。”“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,宏赞象法,声甚著闻,远遂往归之。”“南适荆州,往上明寺,后欲往罗浮山,及届浔

  • 食苗

    《诗.魏风.硕鼠》:“硕鼠硕鼠,无食我苗。”后因以“食苗”比喻不劳而获。亦比喻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。唐罗隐《谢大理薛卿启》:“何争名竞利之场,有蠹节食苗之辈。”明 朱隗《络纬》诗:“食苗非尔志,篱落兴翛

  • 鲁连归

    同“鲁连辞赏”。唐许浑《题卫将军庙》诗:“汉业未兴王霸在,秦军才散鲁连归。”

  • 荆棘铜驼

    《晋书.索靖传》:“靖有先识远量,知天下将乱,指洛阳宫门铜驼,叹曰:‘会见汝在荆棘中耳。’”按,汉铸铜驼两座,置洛阳宫门外。后以“荆棘铜驼”慨叹山河残破,世乱荒凉。宋陆游《醉题》诗:“只愁又踏河关路,

  • 突不黔

    源见“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”。谓为济世益民而奔走不歇。唐杜甫《送率府程录事还乡》诗:“内愧突不黔,庶羞以赒给。”

  • 徒拥虚名

    见“徒有虚名”。《清朝野史大观·军机领袖》:“军机大臣有时多至六七人,而权实操于领袖,新进者画诺奉行,~也。”【词语徒拥虚名】  成语:徒拥虚名汉语大词典:徒拥虚名

  • 管宁祭礼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管宁传》:“宁常著皂帽、布襦袴、布裙,随时单复,出入闺庭,能自任杖,不须扶持。四时祠祭,辄自力强,改加衣服,著絮巾,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,视荐馔馈,跪拜成礼。”管宁是三国时北海人,他于

  • 幕中莲

    同“幕府莲花”。唐罗隐《乌程》诗:“两府攀陪十五年,郡中甘雨幕中莲。”

  • 北山之北南山之南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法正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三辅决录注》曰:“真(法正祖父)字高卿,少明五经,兼通谶纬,学无常师,名有高才。常幅巾见扶风守,守曰:‘……欲相屈为功曹何如?’真曰:‘以明府见待有礼,故四时朝觐,

  • 羊羔息

    羊羔:小羊。息:利息。指一种年利加倍的高利贷。蒙古灭金后,北方久经战乱,经济残破。蒙古贵族所征赋税繁重,百姓无力应付,往往向回回商人举借高利贷。利息一年加倍,而后,本利相合,再计新利,称为羊羔息,又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