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箪瓢陋巷

箪瓢陋巷

论语.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回也!”后因以“箪瓢陋巷”为生活简朴、安贫乐道的典故。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“桓公、王长史、王蓝田、谢镇西并在”刘孝标注引《王述别传》:“述蚤孤,事亲孝谨,箪瓢陋巷,宴安永日。”


见“箪食瓢饮”。


【典源】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子曰:‘贤哉,回也! 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’”

【今译】 颜回字子渊,是孔子最赏识的学生。孔子夸奖颜回说:“回真有修养呀! 吃的是一小篓饭,饮的是一瓢清水,住在简陋的巷子里,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苦,回却始终保持乐观而不改变。回真是有修养呀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读书人的贫苦生活; 或形容虽生活清苦,但读书治学,自有其乐。

【典形】 箪瓢、箪瓢陋巷、箪瓢自乐、箪食瓢饮、乐箪瓢、乐一瓢、陋巷箪瓢、陋巷颜渊、瓢箪、瓢饮、曲阜之瓢、食一箪、贤哉巷、学颜、颜回巷、颜乐、颜瓢、颜巷、陋巷颜夫子、辛苦学颜回、颜渊陋巷、隐居颜氏、贤哉回也、一瓢颜巷、一瓢陋巷、陋巷瓢、颜巷陋、颜巷乐、箪瓢人。

【示例】

〔箪瓢〕 金·元好问《三乡杂诗》之三:“溪南老子坐诗穷,穷到箪瓢更屡空。”

〔箪瓢陋巷〕 元·耶律楚材《用前韵感事》之二:“箪瓢陋巷甘孤穷,鸿鹄安与燕雀同。”

〔箪瓢自乐〕 元·王伯成《哨遍·赠长春宫雪庵学士》:“箪瓢自乐颜回巷,版筑谁亲傅说岩。”

〔箪食瓢饮〕 唐·韩愈《与李翱书》:“彼人者,有圣者为之依归,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,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!”

〔乐箪瓢〕 元·揭傒斯《寄何得之隐居》:“陋巷乐箪瓢,知者惟仲尼。”

〔乐一瓢〕 宋·黄庭坚《招子高》:“古来有亲养,回也乐一瓢。”

〔陋巷箪瓢〕 元·金仁杰《萧何月夜追韩信》:“盼杀我也玉堂金马,困杀我也陋巷箪瓢。”

〔陋巷颜渊〕 元·关汉卿《闺怨佳人拜月亭》:“你想那陋巷颜渊,箪瓢原宪,你又不是不曾受秀才的贫贱。”

〔瓢箪〕 三国·曹植《大司马曹休诔》:“好彼蓬枢,甘彼瓢箪。味道忘忧,喻宪超颜。”

〔瓢饮〕 北周·庾信《拟连珠》之二:“是以颜回瓢饮,贤庆封之玉杯; 子思银佩,美虞公之垂棘。”

〔曲阜之瓢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直以容膝一丘,曲阜之瓢遽切; 枕肱五亩,成都之壁已穷。”

〔食一箪〕 唐·白居易《效陶潜体》之九:“原生衣百结,颜子食一箪。”

〔贤哉巷〕 唐·张祜《酬房子客郊居》:“郡中旧指贤哉巷,门外多来长者车。”

〔学颜〕 唐·鱼玄机《和人次韵》:“白花发咏惭称谢,僻巷深居谬学颜。”

〔颜回巷〕 明·冯惟敏《新水令·访沈青门乞画》:“冷落杀颜回巷,蒙茸了原宪裘。”

〔颜乐〕 宋·张九成《秋兴》:“田园爱潜归,箪瓢识颜乐。”

〔颜瓢〕 宋·杨亿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》:“秦痔疏杯酒,颜瓢赖斗储。”

〔颜巷〕 金·元好问 《别张御史》:“箪瓢此日归颜巷,铜墨当时动汉庭。”


【词语箪瓢陋巷】  成语:箪瓢陋巷汉语词典:箪瓢陋巷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白混淆

    形容是非不分。《明史·聊让传》:“曩上皇在位,王振专权,忠谏者死,鲠直者戍,君子见斥,小人骤迁,章奏多决中旨,黑白混淆,邪正倒置。”●《管子·明法解》: “故以战功之事定勇怯,以官职之法定愚智,故勇怯

  • 言刈其楚

    言:语助词。刈:割。楚:又名荆,一种丛生灌木。 原意为砍下荆条,用以作薪。语出《诗.周南.汉广》:“翘翘错薪,言刈其楚。”三国.魏文帝《黎阳作诗二首》:“殷殷其雷,濛濛其雨。我徒我车,涉此艰阻。遵彼

  • 夏虫不可语冰

    《庄子.秋水》:“北海若曰:‘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’”这是北海若开导河伯的一段话,意思是说对井蛙不能说海如何的大,因为它拘限于废井

  • 刀尺

    《晋书.李含传》:晋直臣李含,官秦国郎中令,因不谄事权臣受到尚书赵浚、大中正傅祗、中正庞腾挟嫌陷害。中丞傅咸为此上表:“(臣)见含为腾所侮,谨表以闻,乞朝廷以时博议,无令腾得妄弄刀尺。”刀尺,是以剪裁

  • 嵇生驾

    同“嵇吕命驾”。唐崔兴宗《酬王摩诘过林亭》诗:“今朝忽枉嵇生驾,倒屣开门遥解颜。”

  • 富贵回乡

    指项羽认为富贵要回故乡,使家乡人都知道。后以此典比喻富贵回乡,夸耀故里;也用以指回本籍任官。有人劝说项羽道:“关中地区依恃山河,四面都是要塞,土地肥沃,可以建都称霸。”项羽一看秦朝宫室都已焚烧残破,又

  • 尚齿会

    唐武宗会昌五年三月,白居易邀约前怀州司马胡杲等在家中宴会,赴会者都是七十岁以上老人,见于他所作《胡、吉、郑、刘、卢、张等六贤皆多年寿,予亦次焉,偶于弊居合成尚齿之会,七老相顾既醉甚欢。静而思之,此会稀

  • 丹雀衔书

    同“赤雀衔书”。唐杜甫《送高司直寻封阆州》诗:“丹雀衔书来,暮栖何乡树?”

  • 舞兽

    源见“百兽率舞”。用以歌颂君王圣明。宋欧阳修《群玉殿赐宴》诗:“惟能同舞兽,闻乐识和声。”【词语舞兽】   汉语大词典:舞兽

  • 践䟭

    同“践阼”。《隶释.汉山阳太守祝睦后碑》:“乡党逡逡,朝廷便便,践䟭州郡,阶究右坐。”洪适释:“䟭即阼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