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经世之才

经世之才

源见“经天纬地”。指治理国家的人才。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御史举荐》:“某所荐者已百有余人,皆经世之才。”


见“经国之才”。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·御史举荐》:“某所荐者已百有余人,皆~,其在中外,并能上裨圣治,则某之报效亦勤矣。”


【词语经世之才】  成语:经世之才汉语词典:经世之才

猜你喜欢

  • 好死不如恶活

    好样的死去,不如窝囊的活着。 旧指人苟且偷生。语出《醒世恒言.张孝基陈留认舅》:“朱信道:‘好死不如恶活,不可如此。’”《西游记》六三回:“老婆道:‘好死不如恶活。但留我命,凭你叫做什么。’”李庚辰

  • 横草

    《汉书.终军传》:“军自请曰:‘军无横草之功,得到宿卫,食禄五年。’”唐.颜师古注:“言行草中,使草偃卧,故云横草也。”横草是指奉君王使命,出使或远征,行程中踏践野草,使之横到,表示有微小的苦劳。后遂

  • 逢猰犬

    《楚辞》战国楚.宋玉《九辩》:“岂不郁陶而思君兮,群之门以九重。猛犬狺狺而迎吠兮,关梁闭而不通。”楚诗人宋玉在《九辩》中以君门九重,猛犬狺狺来比喻难以见到君王,受到小人的攻击。后遂用为君门难进,奸佞当

  • 日中为市

    上古时,以太阳行至中天为时间标志,到集市进行交易,是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。《易.系辞下》:“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。”其他 日中,中午。市,买卖,交易。中午进行集市贸易。语

  • 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

    授命:献出生命。要( ㄧㄠ yāo ):通“约”,这里是穷困的意思。 见到有利之事,首先考虑是否合乎道义;在国家危亡关头,不惜付出生命;久处困境也决不忘记平生的诺言。 古时认为一个完美的人所应具

  • 王孙寻芳草

    同“王孙逐草”。唐钱起《仲春晚寻覆釜山》诗:“王孙寻芳草,步步忘路远。”

  • 惴惴不安

    原作“惴惴其栗”。惴惴,恐惧貌。原指心情恐惧,后则泛指心情忐忑不安。公元前621年,秦穆公死,以秦国有名良臣奄息、仲行、鍼虎等一百七十余人殉葬。秦国人都极为惋惜,他们作《黄鸟》一诗以表示自己的心情。诗

  • 风高放火,月黑杀人

    见〔月黑杀人夜,风高放火天〕。并列 形容盗匪趁机作恶的行径。《警世通言》卷12:“~,无粮同饿,得肉均分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情状方面。【词语风高放火,月黑杀人】  成语:风高放火,月黑杀人汉语大词典

  • 龙性谁能驯

    《宋书.颜延之传》:“出为永嘉太守,延之甚怨愤。乃作《五君咏》,……”《五君咏》:(咏嵇康):“鸾翮有时锻,龙性谁能驯?”后常以喻像龙的崛强难驯的性格,或用以喻帝心难测之典。唐.杜甫《杜工部草堂诗笺》

  • 行百里者半九十

    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,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。战国时期,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,国势迅速强大。百余年间,连败楚及三晋,统一中国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。而在此时,秦国统治者骄矜自大。这样,有的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