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作“孤寡不榖”。古代国君和诸侯自称“孤家”或“寡人”。《老子》三十九章:“是以侯王自谓孤、寡、不榖,此非以贱为本耶?”后代又以“孤家寡人”来比喻自取孤立的人。并列 古代帝王的自称。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
源见“春风化雨”。本指长养万物的时雨。比喻循循善诱、潜移默化的教育。《儒林外史》三六回:“老师文章山斗,门生辈今日得沾化雨,实为侥幸。”【词语化雨】 汉语大词典:化雨
《左传.昭公二十年》:“(伍)奢闻员不来,曰:‘楚君大夫其旰食乎!’”杜预注:“将有吴忧,不得早食。”南朝.陈.徐陵《陈文皇帝哀册文》:“勤民听政,昃食宵衣。”旰食,晚食,指事情忙碌不能按时吃饭。“昃
同“傅粉何郎”。清李雯《踏莎行.请宴》词:“粉傅何郎,香薰荀令,帽檐低亚花枝并。”
汉.伏胜《尚书大传.牧誓.大战》:“爱人者,兼有屋上之乌。”汉.刘向《说苑.贵德》:“武王克殷,召太公而问曰:‘将奈其士众何?’太公对曰:‘臣闻爱其人者,兼屋上之乌;憎其人者,恶其余胥。’”古语所谓“
同“鲁鱼亥豕”。宋宋咸《注〈孔丛子〉序》:“然士大夫号藏书者,所得本皆豕亥鱼鲁,不堪其读。”并列 传写或刊印书籍里的错别字。语本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的“己亥”误作“三豕”;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遐览》书字人
指司马相如称病不参与政务。后以此典喻文人称病家居,不慕做官。司马相如(前179年——前117年),字长卿,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。因慕蔺相如为人,故更名相如。少时好读书,口吃而善著书,并可击剑、弹琴
《文选.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日月于是乎出入,象扶桑与蒙汜。”薛综注引《楚辞》:“出自阳谷,入于蒙汜。”本指日落之处,后用以喻垂暮之年。南朝 梁江淹《杂体诗.效郭璞游仙》:“永得安期术,岂愁蒙汜迫。”【
故:事故,指丧亡或其他灾祸。玉:玉制品。古人因其晶莹温润,象征人的美德,常用以制作礼器或饰物。 古代礼俗,君子如不遭逢不幸事故,总要随身系带玉佩。语出《礼记.玉藻》: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,君子于玉比
同“连篇累牍”。明 李东阳《明故资善大夫黎公先生行状》:“楷法遒整,自习业至公牍,连篇累帙,多不可纪数。”见“连篇累牍”。明·李东阳《明故资善大夫黎公先生行状》:“楷法遒整,自习业至公牍,~,多不可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