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称水族。宋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.宁皇御舟》:“御鹢至沈于波臣。”清李渔《蜃中楼.幻因》:“终朝营海市,一旦付波臣。”【词语波臣】 汉语大词典:波臣
源见“月下老人”。谓缔结婚约。《醒世恒言.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不须玉杵千金聘,已许红绳两足缠。”
《诗.大雅.桑柔》:“自有肺肠,俾民卒狂。”郑玄笺:“自有肺肠,行其心中之所欲。”后以“别有肺肠”指另有打算和企图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七七回:“那老太太却别有肺肠,非但不惊不吓,还要赶到房里,把席
源见“桑间濮上”。喻指男女幽会之地。《金云翘传》十回:“良家女妾,深闺寡妇,星前月下,濮上桑间,求一行乐而不可得。”见“桑间濮上”。《野叟曝言》9回:“岂不闻瓜田李下,君子不居,~,诗人所刺。”【词语
见“如影随形”条。主谓 形体和影子一样分不开。形容如影之随形,极其亲䁥。语本《吕氏春秋·首时》:“圣人之见时,若步之与影不可离。”指老舍《四世同堂》(补篇):“那一老一少向来~。”△常用
《尹文子.大道上》:“昔晋国苦奢,文公以俭矫之,乃衣不重帛,食不异肉,无几时,人皆大布之衣,脱粟之饭。”衣不重帛,指不重穿丝织品的衣服,以示节俭。后用为咏节俭之典。唐.房玄龄《晋书.刘超传》:“加以处
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《谐》之言曰:‘鹏之徙於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……’”庄子借大鹏迁往南海时的形象,描述了水花激起三千里,振翅直上九万里。极言天地之广阔,能发挥个人之才能。也可喻志
见“宠辱不惊”。《警世通言》卷1:“子期~,伯牙愈加爱重。”【词语宠辱无惊】 成语:宠辱无惊汉语大词典:宠辱无惊
源见“季子貂敝”。形容奔波劳碌,功名不遂,处境困顿。唐罗隐《东归》诗:“仙桂高高似有神,貂裘敝尽取无因。难将白发期公道,不觉丹枝属别人。”【词语貂裘敝】 汉语大词典:貂裘敝
《晋书.嵇康传》:“初,康居贫,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,以自赡给。颖川钟会,贵公子也,精练有才辩,故往造焉。康不为之礼,而锻不辍。……会以此憾之。及是,言于文帝曰:‘嵇康,卧龙也,不可起。公无忧天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