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胯下之辱”。指汉韩信受辱胯下事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广譬》:“淮阴隐勇于跨下,不损其龙跃而虎视也。”【词语跨下】 汉语大词典:跨下
源见“陶缶之勇”。因秦在西方,故称秦王所击之缶为“西缶”。借指强者取辱。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耻东瑟之偏鼓,提西缶而接刃。辱十城之虚寿,奄咸阳以取俊。”【词语西缶】 汉语大词典:西缶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比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。唐卢僎《途中口号》:“抱玉三朝楚,怀书十上秦。年年洛阳陌,花鸟弄归人。”
后蜀后主孟昶(934-965在位)《戒石文》: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。”膏:脂。后指旧时代朝廷及官吏所剥削的人民血汗劳动的成果为“民膏民脂”。见“民脂民膏”。宋·张唐英《蜀梼杌》:“
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孟子曰:‘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(注:音bēi,quān,将枝条编成杯盘之形状,然后再以漆加工的工艺)乎?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。……’”告子认为,世间的仁义道德,是矫揉造作违
源见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喻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亦喻强中更有强中手。清黄遵宪《马关纪事》诗:“患转深蝉雀,威终让虎狼。”
源见“悼耄”。指童年。龀,小孩乳齿脱落长出恒齿。唐杜昱《大智禅师义福塔记》:“爰在悼龀,游不狎群。”【词语悼龀】 汉语大词典:悼龀
同“衣锦还乡”。明高明《琵琶记.丹陛陈情》:“忆昔先朝朱买臣守会稽,司马相如持节锦归。”《再生缘》第四二回:“翁婿锦归威凛凛,齐回湖 广与江南。”【词语锦归】 汉语大词典:锦归
同“鼓盆”。清秋瑾《精卫石》一回:“今日鼓盆初歌,明日便新人如玉。”
见“铁中铮铮”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中国又是一个盛产不畏强暴、主持公道、维护真理、忠君爱国、大义凛然、~、坚贞不屈、抗狂澜于既倒、救世人于水火,具有不凡业绩的种种人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