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蓬莱仙岛

蓬莱仙岛

此典指我国古代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仙岛,为仙人所居。后以此典比喻海中仙境;或形容人间胜境;或指海岛风景极佳。战国时,自齐威王、齐宣王、燕昭王就派人漂海寻找蓬莱、方丈、瀛(yíng迎)洲。这三座神山,传说座落在渤海(今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天津三省一市间之海)中,离人间不远,仙人们担心漂海将到,便刮风将船吹开离去。曾经有人到过那里,众仙人和长生不死之药都在那里。那里飞鸟及野兽都是白色,宫殿都是黄金和白银建造。未到那里时,远远望去,三座神山像天上云气;到达那里一看,三座神山反而映在水下。当船将要逼近时,风就把船吹开,始终不能到达那里。世间帝王没有不羡慕那里的。此典又作“方蓬”、“方壶”、“蓬莱”、“三山海底”、“蓬莱银阙”、“蓬瀛”、“三壶”、“三山”、“蓬岛”、“蓬壶”、“瀛岛”、“五山”、“员阙”、“壶峤”、“瀛洲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28《封禅书》1369、1370页:“自威(齐威王)、宣(齐宣王)、燕昭(燕昭王)使人入海求蓬莱、方丈、瀛洲(古代传说东海中三神山)。此三神山者,其(傅)〔傅〕(据《汉书·郊祀志》宜校作“傅”,简化字为“传”字)在渤海中,去人不远,患且至,则船风引而去。盖尝有至者,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。其物禽兽尽白,而黄金银为宫阙(què雀,宫门前两边供了望之楼,泛指帝王宫殿)。未至,望之如云,及到,三神山反居水下。临之,风辄(zhé哲,就)引去,终莫能至云。世主莫不甘心(羡慕)焉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白《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》:“寄言息夫子,岁晚陟方蓬。” 唐·李白《赠张镐》之二:“灭虏不言功,飘然陟方壶。” 唐·李白《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》:“九重出入生光辉,东求蓬莱复西归。” 唐·杜甫《奉赠太常张卿垍》:“方丈三韩外,昆仑万国西。” 唐·李商隐《无题》;“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” 唐·李商隐《牡丹》:“鸾凤戏三岛,神仙居十洲。” 唐·刘复《长歌行》:“三山海底无见期,百龄世间莫虚弃。” 宋·杨亿《汉武》:“蓬莱银阙浪漫漫,弱水回风欲到难。” 宋·梅尧臣《次韵答黄介夫》:“神仙多羽翼,一一飞蓬瀛。” 宋·苏轼《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》:“独秀江南知有意,要三二别四三壶。” 宋·苏轼《寓居合江楼》:“三山咫尺不归去,一杯付与罗浮春。” 宋·张元干《永遇乐·洛滨横山作》:“揽浮丘,飘飘衣袂,相与似游蓬岛。” 宋·刘辰翁《沁园春》:“芳草迷津,飞花拥道,小为蓬壶借百年。” 宋·吕同老《天香·龙涎香》:“冰片熔肌,水沉换骨,蜿蜒梦断瀛岛。” 金·元好问《木兰花慢》:“记海上三山、云中双阙,当日南城。” 元·萨都拉《汉宫早春曲》:“鞭却灵鳌驾五山,芙蓉夜暖光阑干。” 明·陈子龙《仲夏直在掖门》:“轻云过员阙,风吹闻清虚。” 清·黄景仁《尧母庙》:“都山望尧山,离立若壶峤。” 清·孙尔淮《水调歌头》:“看取玉壶天地,何处有瀛洲?”


【典源】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,有大壑焉,实惟无底之谷,其中无底,名曰归墟。八絃九野之水,天汉之流,莫不注之,而无增无减焉。其中有五山焉: 一曰岱屿、二曰员峤、三曰方壶、四曰瀛洲、五曰蓬莱。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,其顶平处九千里。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,以为邻居焉。其上台观皆金玉,其上禽兽皆纯缟。珠玕之树皆丛生,华实皆有滋味,食之皆不老不死。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,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,不可数焉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自威、宣、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、方丈、瀛洲。此三神山者,其传在渤海中,去人不远; 患且至,则船风引而去。盖尝有至者,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。其物禽兽尽白,而黄金银为宫阙。未至,望之如云; 及到,三神山反居水下。临之,风辄引去,终莫能至云。”晋·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一:“三壶,则海中三山也。一曰方壶,则方丈也; 二曰蓬壶,则蓬莱也;三曰瀛壶,则瀛洲也。形如壶器。此三山上广中狭下方,皆如工制,犹华山之似削成。”

【今译】 传说渤海之东几亿万里远,有巨沟壑,深得无底,名为归墟。天下四面八方的水,都流入此处,而里面的水也不见增加减少。其中有五座神山,分别名为岱屿、员峤、方壶、瀛洲、蓬莱。高下有三万里,山顶有九千里,上面有楼台殿阁都是用金银珠玉建造,禽兽的毛羽都是雪白的。到处长着珠玉之树,结的果实吃了都能长生不老。上面住的都是仙圣之人,在空中飞行往来。有人驾船想接近神山,等快到了神山反在水下,有风来将船吹走,终究不能到。五神山都没有根与底相连,天帝派了十五只巨鳌来负载它们,轮为三班,六万年一换。参见《龙伯钓鳌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海中仙境或人间胜境; 也用以指海岛。

【典形】 鳌驾蓬莱、方蓬、方壶、方丈、海上三山、壶峤、蓬岛、蓬壶、蓬莱、蓬莱银阙、蓬山、蓬瀛、三岛、三壶、三山、三山海底、五山、瀛岛、瀛洲、员峤、员阙、三岛十洲、巨鳌冠山、鳌岭、鳌山、三山白银阙、海底觅仙人、蓬莱仙馆、银阙尚沉、蓬莱岛、神山、蓬莱入海底、蓬莱宫。

【示例】

〔鳌驾蓬莱〕 元·乔吉《折桂令·登姑苏台》:“鹏俯苍冥,蜃横城市,鳌驾蓬莱。”

〔方蓬〕 唐·李白《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》:“寄言息夫子,岁晚陟方蓬。”

〔方壶〕 唐·李白 《赠张相镐》之二:“灭虏不言功,飘然陟方壶。”

〔方丈〕 唐·杜甫 《奉赠太常张卿垍》:“方丈三韩外,昆仑万国西。”

〔海上三山〕 金·元好问《木兰花慢》:“记海上三山、云中双阙,当日南城。”

〔壶峤〕 清·黄景仁《尧母庙》:“都山望尧山,离立若壶峤。”

〔蓬岛〕 宋·张元干《永遇乐·为洛滨横山作》:“揽浮丘,飘飘衣袂,相与似游蓬岛。”

〔蓬壶〕 宋·刘辰翁《泌园春》:“芳草迷津,飞花拥道,小为蓬壶借百年。”

〔蓬莱〕 唐·李白《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》:“九重出入生光辉,东求蓬莱复西归。”

〔蓬莱银阙〕 宋·杨亿《汉武》:“蓬莱银阙浪漫漫,弱水回风欲到难。”

〔蓬山〕 唐·李商隐《无题》:“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”

〔蓬瀛〕 宋·梅尧臣 《次韵答黄介夫》:“神仙多羽翼,一一飞蓬瀛。”

〔三岛〕 唐·李商隐《牡丹》:“鸾凤戏三岛,神仙居十洲。”

〔三壶〕 宋·苏轼 《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》:“独秀江南知有意,要三二别四三壶。”

〔三山〕 宋·苏轼《寓居合江楼》“三山咫尺不归去,一杯付与罗浮春。”

〔三山海底〕 唐·刘复《长歌行》,“三山海底无见期,百龄世间莫虚弃。”

〔五山〕 元·萨都拉《汉官早春曲》:“鞭却灵鳌驾五山,芙蓉夜暖光阑干。”

〔瀛岛〕 宋·吕同老《天香·龙涎香》:“冰片熔肌,水沉换骨,蜿蜒梦断瀛岛。”

〔瀛洲〕 清·孙尔淮《水调歌头》:“看取玉壶天地,何处有瀛洲?”

〔员峤〕 元·揭傒斯《寄题张尊师壶州道院》:“安期羡门共来往,员峤方壶相荡浮。”

〔员阙〕 明·陈子龙《仲夏直在掖门》:“轻云过员阙,凤吹闻清虚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馆陶园

    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“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……主寡居,年五十余矣,近幸董偃……爰叔(谓偃)曰:‘顾城庙远无宿宫,又有荻竹籍田,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?此上所欲也……’偃顿首曰:‘敬奉教。’入言之主,主立

  • 徐氏剑

    同“徐墓剑”。清毛奇龄《经张梯旧居》诗:“谁怜徐氏剑,犹挂子云居。”

  • 赤龙迎陶安

    旧题汉.刘向《列仙传》卷下:“陶安公者,六安铸冶师也,数行次,火一旦散,上行,紫色冲天。安公伏冶下求哀。须臾,朱雀止冶上,曰:‘安公安公,冶与天通。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。’至期,赤龙到,大雨。而安公骑之

  • 西狩涕孔丘

    源见“绝麟”。哀叹世道衰微。晋刘琨《重赠卢谌》诗:“谁云圣达节,知命故不忧。宣尼悲获麟,西狩涕孔丘。”

  • 钟太尉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钟繇传》:“钟繇字元常,颍川长社人也。”“及(文帝)践阼,改为廷尉,进封崇高乡侯。迁太尉,转封平阳乡侯。”三国魏太傅钟繇为著名书法家。因其曾为太尉,故后以“钟太尉”为称誉人善长书法之典

  • 秦楼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亦名凤楼。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。后泛指仙女或公主所居的楼台。南朝 梁沈约《修竹弹甘蕉文》:“巫岫敛云,秦楼开照。”唐杜甫《郑驸马宅宴洞中》诗:“自是秦楼压郑谷,时闻杂佩声珊珊。”亦指

  • 孙声

    源见“掷地金声”。指孙绰之赋。唐李峤《金》诗:“祭天封汉岭,掷地警孙声。”

  • 英雄入彀

    《庄子.德充符》:“游于羿之彀中。”成玄英疏:“其矢所及,谓之彀中。”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述进士上篇》:“文皇帝(指唐太宗)修文偃武,天赞神授,尝私幸端门,见新进士缀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

  • 诛心之论

    《后汉书.霍谓传》:“谓闻《春秋》议,原情定过,赦事诛意,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,赵盾以纵贼而见书。”李贤注:“晋史书赵盾弑其君。赵盾曰:‘天乎无辜!吾不弑君。’太史曰:‘尔为仁为义,人弑尔君而不讨贼,此

  • 开诚布公

    指待人处事坦白公正,诚恳无私。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汉以来,一直担任丞相这一职务。《三国志·蜀志》《诸葛亮传》中评论他:诸葛亮作丞相,安抚百姓,向人民揭示仪礼,减少官吏的数量,依法办事。他待人坦诚,主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