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补三箧

补三箧

42` 源见“安世补亡”。称赞人博闻强记。清顾炎武《赠萧文学企昭》诗:“何时复相从,问奇补三箧。”


【词语补三箧】   汉语词典:补三箧

猜你喜欢

  • 乘兴泛舟

    同“乘兴船”。宋范成大《爱雪歌》:“平生爱雪如子猷,江湖乘兴常泛舟。”

  • 纫佩

    源见“纫兰结佩”。比喻对别人的恩惠或教益铭记于心,如纫佩在身。尺牍中常用“不胜纫佩”,“纫佩无既”。【词语纫佩】   汉语大词典:纫佩

  • 赵岐忙

    《后汉书.赵岐传》:“(赵岐)年三十余,有重疾,卧蓐七年,自虑奄忽,乃为遗令敕兄子曰:‘大丈夫生世,遁无箕山之操,仕无伊吕之勋,天不我与,复何言哉!可立一员石于吾墓前,刻之曰:“汉有逸人,姓赵名嘉,有

  • 丽淫

    源见“丽则”。谓艳丽而浮靡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核才》:“但自世重文藻,词宗丽淫,于是沮诵失路,灵均当轴。”【词语丽淫】   汉语大词典:丽淫

  • 光彩霁月

    见“光风霁月”。

  • 小腰身

    源见“樊素”。指侍妾、歌伎或形容女子纤柔的腰肢。宋史达祖《燕归梁》词:“黄花心事一帘尘。但频忆,小腰身。”

  • 归依

    佛家语。亦作皈依。谓归投依伏,舍邪法而修正法。《胜鬘经》:“一切法常住,是故我归依。《大乘义章.十》:“归投依伏,故曰归依。归依之相,如子归父;依伏之义,如民依王,如怯依勇。”《义林章.四本》:“归依

  • 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

    恶( ㄨˋ wù ):厌恶,憎恶。 指做了错事、坏事而感到羞耻、憎恶的心情,人人都有。语出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。”明.无名氏《杨家府演义》二卷:“孟良曰:‘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。某

  • 甘谷士

    晋.葛洪《抱朴子.内篇.仙药》:“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,谷水所以甘者,谷上左右皆生甘菊,菊花堕基中,历世弥久,故水味为变。其临此谷中民,皆不穿井,悉食甘谷水,食者无不老寿,高者百四五十岁,下者不失八九

  • 梦说

    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比喻帝王求得贤相。唐黄滔《祭崔补阙道融文》:“既而大君之思梦说,四辅之急荐雄。”【词语梦说】   汉语大词典:梦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