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谊重,功利轻
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载:董仲舒,孝景时为博士。武帝即位,仲舒以贤良对策。他的《对贤良策》中有“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”的话。“对既毕,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,事易王。”
董仲舒的《对贤良策》中有“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”的话,故后遂用为重道谊轻功利的语典。
清.陈沆《扬州城楼》诗:“道谊既轻功利重,临风还忆董江都。”此反其意而用之。
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载:董仲舒,孝景时为博士。武帝即位,仲舒以贤良对策。他的《对贤良策》中有“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”的话。“对既毕,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,事易王。”
董仲舒的《对贤良策》中有“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”的话,故后遂用为重道谊轻功利的语典。
清.陈沆《扬州城楼》诗:“道谊既轻功利重,临风还忆董江都。”此反其意而用之。
同“邯郸学步”。《隋书.王贞传》:“适鄢 郢而迷途,入邯郸而失步。”
《诗经.小雅.小曼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履薄冰,意谓行于薄冰之上,心惴惴然,唯恐其坠。《小旻》有“如履薄冰”语,以身临危险须十分小心,以比喻说明对事的谨慎态度。唐.张九龄《始兴南山下有
《文选》卷五二,三国魏曹丕《典论.论文》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。傅毅(后汉茂陵人,字武仲,博学能文)之于班固(后汉安陵人,字孟坚,九岁能属文,及长,博贯载籍,续其父班彪所著《汉书》),伯仲之间(即指在
见“祸起萧墙”。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:“时值乱离,~。”【词语衅起萧墙】 成语:衅起萧墙汉语大词典:衅起萧墙
《晋书.阮籍传》:阮籍“时率意独驾,不由径路,车迹所穷,辄恸哭而反。”魏、晋之际,政局混乱,阮籍因不满意司马氏政权,心情愤懑,为遣怀适意,常独自驾车到外面游玩,每逢车到不辙之处,便恸哭而回,这正是因为
同“圯桥进履”。明李东阳《张子房》诗:“博浪椎车亦壮哉,圯桥纳履大低回。”
宋.庞元英《谈薮》:“王公衮祖墓为守墓人所掘,事发,守墓人被官府处以杖刑,又往王家认罪,王以酒相待,即拔剑斩之。公衮性甚和,平居常若嬉笑,人谓之笑面虎。”原指平日和善而处事严厉的人,今多称外貌和善而心
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借指寄给丈夫的书信。清 王日藻《潘山人至自辽左》诗:“窦家锦字诗难寄,苏氏河梁雁几行。”
犹血流漂杵。卤,大盾。《后汉书.郡国志一》“凡县名先书者,郡所治也”刘昭注引晋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长平之战,血流漂卤。”见“血流漂杵”。《后汉书·郡国志一》:“凡县台先书者,郡所治也。”刘昭注引晋·
见〔禹汤罪己,其兴也勃焉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