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郑昭宋聋

郑昭宋聋

左传.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(楚庄王)使申舟聘(出使)于齐,曰:‘无假道(借路)于宋。’亦使公子冯聘于晋,不假道于郑。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,曰:‘郑昭宋聋,晋使不害,我则必死。’王曰:‘杀女(你),我伐之。’见犀(申舟之子)而行。及宋,宋止之。华元(宋大夫)曰:‘过我而不假道,鄙我也。鄙我,亡(亡国)也。杀其使者必伐我,伐我亦亡也。亡一也。’乃杀之……秋九月,楚子围宋。”

“郑昭宋聋”,意为郑国明白事理而宋国不明事理。楚王派申舟访齐,路经宋国而不让他向宋借路;同时派公子冯访晋,路经郑国也不让他向郑借路。申舟意识到他得过宋国,郑昭宋聋,情况不同,他自己将遇害。后遂用“郑昭宋聋”表示情况不同,用“宋聋”比喻糊涂不明。

唐.李商隐《五言四十韵》:“下令销秦盗,高谈破宋聋。”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五书》:“郑昭宋聋,一以免患,一以召祸。”


并列 比喻情况不同。语出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使申舟聘于齐,曰:‘无假道于宋。’亦使公子冯聘于晋,不假道于郑。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,曰:‘郑昭宋聋,晋使不害,我则必死。’王曰:‘杀女,我伐之。’见犀而行。及宋,宋人止之……乃杀之。”杜预注:“昭,明 也。聋,暗也。”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五书》:“~,一以免患,一以召祸。况各国竞骛于聪明,而我岸然自安其愚暗,将以求免,不亦难乎?”△多用于因处事不同而结果也不一样。


【词语郑昭宋聋】  成语:郑昭宋聋汉语词典:郑昭宋聋

猜你喜欢

  • 莫我肯顾

    莫:不。顾:照顾。 这句是“莫肯顾我”的倒文。意谓对我毫不照顾。语出《诗.魏风.硕鼠》:“硕鼠硕鼠,无食我黍!三岁贯女,莫我肯顾。”《三国志.魏志.邴原传》裴松之注引《(邴)原别传》:“乃或晏晏居息

  • 四知

    《后汉书.杨震传》载:杨震被大将军邓骘举荐,“四迁荆州刺史、东莱太守。当之郡,道经昌邑,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,谒见,至夜怀金十斤以遗(音wèi赠送)震。震曰:‘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’密曰

  • 蓬蒿没径

    同“蓬蒿满中园”。清黄遵宪《己亥续怀人诗》之二十:“四壁青山乱叠书,蓬蒿没径闭门居。”

  • 花发要人催

    源见“催花鼓”。咏花事。明高启《废宅芍药》诗:“昔年花发要人催,今日无人花自开。”

  • 泰阿倒持

    《汉书.梅福传》“孔子曰:‘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’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网,以为汉政除,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泰阿:剑名,欧冶铸。这是说秦无道,致使陈涉、项羽伺机发难,譬若倒持泰阿利剑,以柄授人。后

  • 梅市

    《汉书.梅福传》:“人有见福于会稽者,变名姓,为吴市门卒云。”《汉书》记载:梅福曾为会稽吴市门卒。后遂用为咏吴地之典。“梅市”即指梅福。唐.郎士元《送李遂之越》诗:“梅市门何处,兰亭水向流。”【词语梅

  • 弯弧啼猿

    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楚王有白猿,王自射之,则搏矢而熙。使养由基射之,始调弓矫矢,未发而猿拥柱号矣。”春秋时,楚大夫养由基射猿,搭箭未发,猿则惊恐而哀号。后因用作称美箭术的典故。唐.李白《送外甥郑灌从

  • 灞陵老将

    源见“灞陵呵夜”。借指退伍失势的老将军。唐罗隐《题新榜》诗:“灞陵老将无功业,犹忆当时夜猎归。”

  • 入死出生

   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。清 夏燮《中西纪事》卷八:“某经历海洋五十年,此身在炮弹中入死出生者数数矣!”见“出生入死”。清·夏燮《中西纪事》卷8:“某经历海洋五十年,此身在炮弹中~者数数矣!”【词语入死出生】

  • 表壮不如里壮

    表:外,外面。与“里”相对。 外面壮实不如里面壮实。 旧时形容妻子在家庭当好内助的重要性。语出元.罗贯中《风云会》三折:“卿道是糟糠妻不下堂,朕须想贫贱交不可忘。常言道,表壮不如里壮,妻若贤夫免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