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骨鲠之臣

骨鲠之臣

骨鲠(gěng梗):鱼骨头卡在喉咙里。指如鱼骨头卡在喉咙里,必须吐出来,用以比喻敢于进言规劝君主的刚直正派官员。李栖凤(?-1664年),字瑞梧,广宁(今辽宁北镇)人。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年间,李栖凤值文馆(草拟文稿、管理档案等),工作勤奋,上面征求意见,李栖凤上奏条陈说:君主虽然圣明,也必须依靠贤良辅臣来调和施政。近来虽然有二、三位敢于进言规劝君主的刚直正派官员,但是官位低下,俸禄微薄,朝廷还没有给于应有的信任和使用。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235《李栖凤传》9514页:“君虽圣,必赖贤臣以调燮(xiè谢,调和)之。近虽有二、三骨鲠之臣,位卑禄薄,信任未专。”

【例句】:

章炳麟《商鞅》:“鞅既以刑公子虔故,蒙恶名于秦,而今又蒙恶名于后世。此骨鲠之臣所以不可为,而公孙弘、张汤之徒,宁以佞媚持其禄位者也。”


偏正 骨鲠,刚直不恶。比喻性情刚直,正派的官员。语出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方今吴外困于楚,而内空无骨鲠之臣,是无如我何。”章炳麟《商鞅》:“鞅既以刑公子虔诚,蒙恶名于秦,而今又蒙恶名于后世。此~所以不可为,而公孙弘、张汤之徒,宁以佞媚持其禄位者也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忠贞。


【词语骨鲠之臣】  成语:骨鲠之臣汉语词典:骨鲠之臣

猜你喜欢

  • 它山之石

    它山:别的山。《诗.小雅.鹤鸣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”又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攻:琢治。错:磨石。别的山上的石头,可用来琢磨玉器。意为别国的贤才可作为本国的辅佐。后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

  • 淮阳薄

    源见“卧治”。谓轻视外任州郡长官地位。唐羊士谔《暮秋言怀》诗:“驰晖三峡水,旅梦百劳关。非是淮阳薄,丘中只望还。”

  • 偷药

    同“嫦娥窃药”。唐韩偓《无题》诗之二:“枉道嫌偷药,推诚鄙效颦。”【词语偷药】   汉语大词典:偷药

  • 夏日霜

    同“六月飞霜”。清钱谦益《过德州不及登东壁楼》诗之二:“苦忆东楼上,初飞夏日霜。”

  • 分桃断袖

    源见“分桃”、“断袖癖”。指宠幸男色。清钮琇《觚賸.姜郎》:“时有十八公,风流荣达,心倾于绣。婉转致之门下,分桃断袖,莫逾其宠。”【词语分桃断袖】  成语:分桃断袖汉语大词典:分桃断袖

  • 喣濡

    同“喣沫”。唐韩愈《与鄂州柳中丞书》:“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,蚊蚋蚁虫之聚,感凶竖喣濡饮食之惠。”【词语喣濡】   汉语大词典:喣濡

  • 仙爪搔痒

    源见“麻姑搔背”。比喻诗文妙语佳句读后令人舒适痛快。宋张元幹《子立昆仲垂和游天宫诗》:“字中仙爪便搔痒,句里灵犀解辟尘。”

  • 富不如贫

    《后汉书.逸民传.向长》:“向长字子平,河内朝歌人也。隐居不仕,性尚中和,好通《老》、《易》。贫无资食,好事者更馈焉,受之取足而反其余。……潜隐于家。读《易》至‘损’、‘益’卦,喟然叹曰:‘吾已知富不

  • 洛英

    源见“洛阳耆英会”。指年高德劭的人。宋刘克庄《汉宫春.丞相生日乙丑》词:“洛英蜀客,老成人,几半朝庭。”【词语洛英】   汉语大词典:洛英

  • 亡猿祸木

    《渊鉴类函》卷四三二引《汀州志》:“唐 大历中,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,里人欲伐木杀之。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家纵火焚屋。里人惧,亟走救火,于是群猴脱去。”后因以“亡猿祸木”称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。明陈汝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