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丰利县

丰利县

①西魏置,为丰利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南。隋属西城郡。唐属均州。北宋乾德六年(968)废。

②隋大业七年(611)置,属河间郡。治所即今河北文安县。唐贞观二年(628)省入文安县。

③金明昌四年(1193)以泥泺置,属抚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沽源县南二十里石头城子。元废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六年(1211)二月,“帝自将南伐,败金将定薛于野狐岭,取大水泺、丰利等县”。即此。


古县名。(1)西魏大统年间析锡县置,治今陕西省白河县南。为丰利郡治。北周属甲郡。隋属西城郡。唐武德初属上州,贞观八年(634年)属均州。北宋乾德六年(968年)废入郧乡县。(2)隋大业七年(611年)析文安、平舒二县地置,治今河北省文安县。属河间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,以丰利、文安二县相逼,遂废文安城,仍移文安名就丰利城置文安县。(3)金明昌四年(1193年)以泥泺置,约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北、商都县东南一带。属抚州。一说治今河北省沽源县南石头城子。元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谈虏山

    又作铜虏山。在今云南马龙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) 铜濑县: “谈虏山,迷水所出。”

  • 瓜埠镇

    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南部、滁河下游。面积42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瓜埠,人口 3300。原名瓜步(水边之地谓之“步”),明代改“步”为“埠”,相传吴人卖瓜于江畔,因名。1949年为瓜埠镇

  • 志丹县

    1936年改赤安县置,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。以纪念刘志丹烈士而命名。在陕西省西北部、北洛河上游,西南与甘肃省接壤。属延安市。面积 3781 平方千米。人口12.8万。辖6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保安镇。北

  • 玛曲

    即黄河上源。“玛曲”,藏语意为孔雀河或黄河。在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。源出雅拉达泽山东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西南缘,东流经马涌滩,注入星宿海。旧图多误以雅砻江上游之咱曲(扎曲)为玛曲。民国汪公亮《西北地理》第4

  • 武石县

    唐贞观十二年 (638) 置,属环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仪凤附近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二年(63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。属环州。后废。

  • 黄连墟

   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北四十六里黄连村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16:顺德县有“黄连墟”。

  • 吴陵县

    唐武德三年(620)改海陵县置,为吴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。七年(624)复名海陵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海陵县置,治今江苏省泰州市。为吴州治。七年复旧名。

  • 简子城

    在今河北景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阜城县: 简子城 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相传赵简子所筑。一名东城,城下有简子津”。

  • 西突厥

    北齐天统三年(567)土门可汗弟室点密西征,灭哒,败波斯, 自立为西面可汗。隋开皇二年(582)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。西突厥统辖范围,据《新唐书·突厥传》:“始与东突厥分乌孙故地有之,东

  • 方城郡

    西魏置,治所在方城县(今河南方城县)。寻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