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沭郡
南朝梁置,治所在临沭县 (在今江苏新沂市境)。北齐废。
南朝梁置,治所在临沭县 (在今江苏新沂市境)。北齐废。
即密水。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“应劭曰:县有密水,故有高密之名也。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,盖密水也。”
北周置,治所在熊耳县(今河南洛宁县东北)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周置,治熊耳县(今河南宜阳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宜阳县一带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
又各南碾。 即今河北尚义县治南壕堑镇。民国 《张北县志》 卷3: 南壕堑 “在县城西一百四十里。于前清光绪二十六里掘筑壕围”。1944年尚义县迁治于此。
亦作小景山。在今陕西略阳县南,与大丙山相接。《寰宇记》卷135兴州顺政县:“大景山、小景山,景字本为丙,国讳改之,并在县东南七十里。”
金大定七年(1167)改安喜县置,属平州。治所即今河北迁安县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废入卢龙县。后复置,属永平路。明属永平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古旧县名。金大定七年(1167
亦作沙朗圩。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沙琅镇。明万历《高州府志》卷1:电白县有沙朗圩。清雍正元年(1723)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河南方城县西南五十六里博望镇。清置驿丞及递运所于此。
南宋光宗赵惇陵墓。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。
即温宗。治今西藏乃东县东北温村。
南朝宋末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方度县 (今广西玉林市)。南朝梁废。南朝宋泰始七年(471年)置,治方度县(治今广西玉林市)。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区及北境。属越州。南朝梁、陈时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