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漳县

临漳县

西晋建兴元年 (313) 以避愍帝司马业讳改邺县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。寻废。东魏天平初复置,属魏尹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) 移治今临漳县西南十八里旧县村,属相州。隋属魏郡,唐属相州,金属彰德府。元属彰德路,元末废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复置,十八年 (1385) 县城毁于洪水,移治理王店,即今临漳县,属彰德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8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改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南部,南邻河南省。属邯郸市。面积750平方千米。人口59万。辖5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临漳镇。春秋为邺邑。战国魏置邺县,治今县西南邺镇,魏文侯建都于此。西门豹、史起先后引漳水灌田。秦属邯郸郡。两汉属魏郡,并为郡治。东汉建安十九年(214年)曹操始建邺都。西晋建兴二年(314年)邺县更名临漳县,旋复名邺县。东魏天平初析邺县、内黄、肥乡、斥丘等县地置临漳县,治邺城,属魏郡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年)徙治今西小庄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邺县省入,属相州。金属漳德府。元属彰德路,元末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复置,属河南省布政使司彰德府,二十七年徙治今址。1912年属河南省豫北道。1924年直隶河南省。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。1949年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,1958年并入磁县,1961年复设,1968年属邯郸地区。1993年划归邯郸市。地处河北平原南端,地势平坦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大麦。为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。特产冬果。有化肥、农机、食品等工业。京珠高速公路和磁肥、临魏等公路纵横境内。古迹有南、北邺城及三台遗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京路

    金贞元元年 (1153) 改汴京路置,治所在开封府 (今河南开封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及原阳、延津、封丘等县以南,淮河以北,河南阌底镇及崤山、熊耳山以东,山东曹县、武城、鱼台、安徽砀山县及涡河以西

  • 梅塘市

    即今江西吉安县北梅塘乡西北梅塘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7: 庐陵县西有梅塘。

  • 普会寺

    蒙古语称希日穆仁庙,或作锡拉木伦召。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建,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(百灵庙) 东南希日穆仁苏木。因锡拉木伦河流经庙北,俗称召河庙。

  • 下旺土司

    明嘉靖七年(1528)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北那升村(旧下旺)。清光绪二年(1876)属百色直隶厅。1918年废入思林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北下旺。属思恩府

  • 河朔三镇

    亦作河北三镇。唐天宝末安史之乱后,黄河以北魏博、成德、卢龙三个藩镇之合称。广德元年 (763) 平定史朝义,将三镇授安史降将。三镇辖境基本状况是: 魏博镇辖魏、博、贝、丘、澶、相六州,治所在魏州 (今

  • 柏木芦寨

    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蒙自县: 柏木芦寨 “在县南据山,绝顶四面,悬崖峭壁,外建墩台,以据水道。又南渡江入交趾界。《滇纪》: 县南有雾露结箐,由此抵柏木芦寨”。

  • 圣堂墟

    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三十里圣堂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46:恩平县有圣堂墟。

  • 马蹄沟

    即今陕西子洲县西马蹄沟镇。1944年曾于此置子洲县。

  • 独鹿山

   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元封四年 (前107),“北出萧关,历独鹿、鸣泽,自代而还”,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西汉元封四年(前107年),武帝“北出萧关

  • 水陆洲

   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水陆洲“在善化县西橘洲尾。湘水至此,入长沙县界”。即“橘子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