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乌石镇

乌石镇

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东洲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增城县:乌石镇“在县南东洲村。旧为乌石砦,洪武初改置巡司”。清废。


(1)古镇名。在今广东省增城市南。明洪武初改寨置巡检司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江西省资溪县南部。面积127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横山,人口 1600。原公社驻地乌石村旁有一黑色巨石如鼓,故名。1952年为四区。1958年设乌石公社,1984年改乡,1985年改设镇。产稻、蔬菜、油菜籽,盛产香菇、明笋、竹荪。有花岗石、活性炭、木竹加工等厂。资荣公路终此。(2)在湖南省湘潭县西部。面积96.1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乌石寨,人口450。相传元末农民起义将领陈友谅部下易华,在乌石峰安营扎寨,又称乌石寨。镇因山名。1950年置乌石乡,1961年改公社,1987年改乡。1995年景泉乡并入,1998年置镇。主产稻,并产茶叶、花生、生猪、辣椒。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公路通湘潭市区。为彭德怀诞生地,建有彭德怀元帅纪念馆。(3)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部、北江中游东岸。面积109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乌石街,人口 5090。传说驻地附近有矗立巨石,乌黑发亮,故名。1949年后,先后属曲江县一区和马坝区。1958年并入樟市公社,同年又析出与沙溪公社合置乌石公社。1961年沙溪公社析出,1986年建乌石镇。地处大宝山西侧的低山丘陵区。主产双季稻、花生、油菜籽等,特产乌石红瓜子。韶关发电厂驻此。坪新公路通过。北江河段通20吨以下轮船。(4)在广东省雷州市西南沿海。面积121平方千米。人口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乌石港,人口 1.4 万。明洪武年间在乌石港岸边成圩,因港畔有三堆黑色玄武岩石头得名。1953年属海康县四区。1957年析置乌石乡、嘉山乡,1958年合置卫星公社,1961年为乌石区,1964年改镇。1968年置乌石公社,1984年改置乌石镇、房参区。1995年并房参区入乌石镇。地处乌石港滨海台地平原区。产稻、甘蔗、蔬菜。是著名渔港。有造船、建材、化工、电力、水产冷藏和加工工业及珊瑚工艺品制作。有公路接207国道。(5)在广东省紫金县东北部。面积25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坝塅,人口2530。因镇境有一大乌石而得名。建国初属紫金县第一区,后属附城区。1958年置乌石公社,1980年驻地迁松树坝。1983年设区,1986年建乡,1993年置镇。地处秋香江上游。林产松香、紫胶、茶叶、毛竹。主产稻、甘薯。有水电站,并有陶瓷、制砖、铸造、农机修理等厂。河尾、惠水公路在此交会。古迹有张公庙。(6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南部,黎湛铁路、宾盘公路经此。面积120平方千米。人口7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乌石圩,人口 3900。因驻地南坡旁有大黑石,故名。1951年为陆川县六区。1958年设乌石公社,1962年改区,1966年复公社,1984年置镇。产稻、薯类、甘蔗、龙眼、荔枝、柑橙、香蕉、西瓜、波罗蜜等。有酱油等调味食品、瓷器、刀具、铸件加工等厂。以果蔗、猪苗、小刀著名,县南主要集市。公路通陆川、良田、博白、沙坡等地。附近有谢鲁山庄名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里坪集

    即今湖北丹江口市西一百里六里坪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均州西南有六里坪集。

  •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

    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置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,二十八年(1291)升宣慰司都元帅府,属云南行省。于永昌(即今云南保山市)置司。领大理路、永昌府、腾冲府、鹤庆路、姚安路、蒙化路、顺宁府及金齿百夷诸路。

  • 十五省

    明初沿袭元制,境内分设一个中书省直辖区,若干行中书省辖区。洪武九年(1376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十三年(1380)撤销中书省,以所领府、州直隶京师。自宣德三年(1428)以后,全国的府、州分统

  • 盢町山

    即今皈依底山。在云南弥勒县东南隅。汉至南朝称盢町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律高县: “东南盢町山出银、铅。” 《水经·叶榆河注》: “盘水出律高县东南盢町山。”

  • 金积渠

    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 卷3: 金积渠 “在 (灵) 州西南金积山口,汉伯渠之上。弘治十三年,都御史王珣奏浚。长一百二十里……遍地顽石,大皆十余丈,锤凿不能入,火醋不能裂,竟废之。今

  • 赤峰县

    清乾隆四十三年(1778)改乌兰哈达直隶厅置,属承德府。治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升为赤峰直隶州。1913年复改为县。1914年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。1928年属热河省。1940年废

  • 中立县

    明洪武二年(1369)改钟离县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治所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。次年改为临淮县。古县名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钟离县置,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临淮关。属临濠府。三年改名临淮县。

  • 斜岩

    即紫霞岩。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九疑瑶族乡境内。

  • 琼江

    即今四川铜梁县北之关溅河 (安居河)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安居县: “东有安居溪,一名琼江,下流入涪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 69安居县: 安居溪 “在县东。亦名琼江……相传曾有琼花浮水面而去”。

  • 保德州千户所

    明宣德中置,治所在今山西保德县东关镇东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