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和墟
即今广西苍梧县西浔江(西江)北岸人和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苍梧县图:西有人和墟。
即今广西苍梧县西浔江(西江)北岸人和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苍梧县图:西有人和墟。
亦作杨斯桥。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四十里杨思镇。清同治《上海县志》卷1:杨师桥市在“县东南十四里”。
一名扬子宫。隋大业七年 (611) 建,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杨子桥一带。又称扬子宫。隋大业七年(611年)炀帝筑,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扬子桥附近。
战国赵武灵王置,秦、西汉治所在善无县 (今山西右玉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、五寨、宁武等县以北,恒山以西,内蒙古黄旗海、岱海以南地。东汉移治阴馆县 (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)。三国魏移治广武
在今福建武平县西十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汀州武平县有灵洞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2汀州《景物下》:灵洞山“在武平县。下有灵石、汤泉。大洞三十六,小洞二十八”。
在今广东仁化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仁化县: 廉石山在 “县北二十里。县之主山也。相传黄巢过此,投枪竿于石罅中,至今不朽”。
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六十余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元年 (860) 五月,“裘甫既失宁海,乃帅其徒屯南陈馆下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宁海县西南。唐咸通元年(860年)裘甫起义军为王式所败,退守于此。
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)置,属吉林将军。治所在阿勒楚喀城(今黑龙江省阿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拉林河以东、蚂蚁河以西、松花江中游以南地区。宣统元年(1909)改置阿城县。
战国楚置, 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苏秦说楚威王曰:“楚地西有黔中、巫郡。”秦昭襄王三十年(前277),蜀郡守张若伐楚取巫郡,寻改为巫县。战国楚置。因巫山得名。辖有今湖北省清江中、上游及
亦作三木楼山。在今蒙古国西南部。袁宏《后汉纪·明帝纪》:永平十六年(73),耿秉出张掖居延塞击句林王,至沐楼山。《后汉书·窦固传》作三木楼山。
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六里中条山腰。《清一统志·蒲州府》:万固寺“在永济县东南十五里中条山麓。唐大中间建,初名建元,后改今额”。但寺内碑文则称“创自元魏”,当以碑记较为可靠。宋代曾重修,明嘉靖三十四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