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览县
五代晋天福七年(942)改石镜县置,为合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合川市。寻复为石镜县。
五代晋天福七年(942)改石镜县置,为合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合川市。寻复为石镜县。
指今安徽歙县东南新安江。因有滩三百六十,至为艰阻,号称苦溪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歙县: 苦溪 “在县东南。从扬之水东南下抵深渡,名曰八十里苦。 其中乱石, 洪港斗折,
即今青海称多县治。1938年于此置称多县。“周均”,藏语意为 “小渡口”。民国汪公亮 《西北地理》 第二十三章: 称多族驻地周均庄。
元置,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洪原县。元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青州百一十 (里) 洪宽。” 后废。
明嘉靖七年(1528)于故思恩州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旧城镇。1918年废入思林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东北。属思州府。后废。
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麓忠烈祠后。旧听松庵竹园故址。堂前叠石为台,像八卦形,故名点易台。相传为明邵宝研究易理之处。
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神头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 神头镇 “在潞城县东二十里”。(1)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北部。面积162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神头。人口1540。因附近有神头泉,故
即今湖北崇阳县南青山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崇阳县: 高视河在 “县南五十里。汇山溪诸水,下流入于隽水”。
在今山东文登市北七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三国蜀改牧靡县置,属建宁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。《续汉书 · 郡国志》 注引李奇曰: “靡音麻,出升麻。” 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三国蜀汉改牧靡县为牧麻县,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境
春秋楚地,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文公十六年(前611),“楚人谋徙于阪高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。《左传》文公十六年(前611年):麇人率百濮将伐楚,“楚人谋徙于阪高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