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,属庐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三里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改为泰和县。②唐永淳元年(682)改益昌县置,属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南四十里花荄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3西昌县:“以与利州
即今湖北随州市西一百零六里双河镇。清置汛,设外委驻防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霍山县西南部、漫水河上游。太平畈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300。因位于两条小河汇合处并开有小店,故名。有茶林业、蚕桑业。有制茶、制锅、
即今福建永安市东北贡川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:贡川堡“在永安县东北四十里。旧名固发口市,明嘉靖三十六年,广贼犯境,居民筑以备御, 广六百三十二丈, 高二丈四尺。今有贡川市”。
①三国吴置,为高兴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阳西县东北。南朝宋为宋康郡治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为宋康县。②北魏置,为广化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。隋开皇三年(583)罢郡,县属凤州。仁寿元年(60
即今河北曲阳县东北下河乡。清道光《定州志》卷7曲阳县市集:下河村在“城北二十里”。
十六国后凉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昌松县(今甘肃武威市东南)。寻改为东张掖郡。北魏复为昌松郡。北周废。十六国后凉置,后属南凉。治昌松县(今甘肃武威市东南汉苍松县南十里)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武威市及其附近一带
在今辽宁大洼县东马帐房。产海盐,清初设场,直隶奉天府尹。光绪间设广宁局,以其地旧属广宁县,故名。1914年改广宁为北镇县,场因以改名,设场知事。
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三年 (前529),“公子比为王,公子黑肱为令尹,次于鱼陂”。杜注: “竟陵县城西北有甘鱼陂。”春秋楚地。在今湖北省天门市西北。《左传》昭公十三年(前52
明置,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。明置,在今辽宁省彰武县东北。